威宁石门乡:干群齐心战贫困
作者:贵州日报记者 谢朝政 时间:2017-02-16 阅读:218
2月8日至10日,记者在我省极贫乡镇之一的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调研,通过走村串户访问,与乡干部座谈,与上级下挂扶贫干部交流等方式,收集贫困群众诉求,全面了解全乡决战贫困的态势。
★★地处偏远,历史与地理条件造成的极度贫困
石门乡地处威宁自治县西北部,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和彝良县接壤,与县城的距离长达140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化观念落后,正是造成该乡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门人,石门乡人大主席杨鼎说,在2008年前,从石门到县城要跑一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该乡境内的交通环境更是落后,乡宣传委员虎尊凡说,过去有些工作成员在石门干了几年都没去过最边远的团结村,因为那里不通公路,走路要三四个小时。
气候环境恶劣也是导致该乡贫困的原因。乡境内最高海拔2762米,最低海拔1218米,落差大,雨雾多。面对这样的环境条件,群众只能从事传统农业,靠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大豆为生,效益当然不好。团结村的金贤文有些无奈地说:“除了种苞谷洋芋,还能种些什么呢?”
因为边远贫穷,导致好多人读不起书,文化素质不高。据杨鼎介绍,全乡60后70后这批人,有80%的人没上过学或小学没毕业。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