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16

“畜”势迸发牧歌扬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2-16 阅读:197


 ●决战贫困系列报道之板块经济
“畜”势迸发牧歌扬
——威宁板块经济之畜牧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李玉荣


放牧百草坪

 
  近年来,威宁以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猪、蛋鸡和肉鸡等优势特色畜牧业。目前,威宁以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着力创建高原生态畜牧业特色品牌,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的格局。
 
散养别有小天地
 
  初春时节,来到中国南方最大的天然高山草场百草坪,连绵起伏的山梁上,除了呼呼旋转的大风车吸引眼球外,牛羊成群,满坡满岭,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40多岁的李队华正在牧羊。这个与牛羊打了30多年交道的盐仓镇团结村农民,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对于养殖头头是道。提起养殖业带来的好处,更是喜上眉梢。
  还是十多岁孩子的时候,李队华就常常帮家里管理十多只羊,放牧百草坪。那时,他早上赶着饥肠辘辘的牛羊,吆喝数十里,来到百草坪放牧;傍晚赶着吃得饱饱的牛羊,跟着夕阳,一路下山回家。后来成家立业了,当别人热衷去“北上广深”打工赚钱的时候,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养殖业发展上。如今,畜牧业成为李队华家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牛羊已经发展到100多只(头),还在百草坪就近建起了圈舍,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
  这些年,通过发展养殖业,李队华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我什么都不懂,就是从小就喜欢养羊。现在的这个生活,全是它们给我带来的。”李队华指着正在吃草的羊群,高兴地与记者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李队华的心声。
  在威宁,像李队华一样靠散养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而在雪山镇的万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的辐射效应越来越明显。

合作发展天地宽
 
  来到雪山镇栽树村的万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平整的山腰间,一座座标准化养殖房拔地而起,一间间绿色牲畜圈舍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农民们正在养殖场内忙碌着。
  2013年,雪山镇栽树村村民苏云龙依托本村丰富的牧草资源,成立了雪山镇万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带领村民走抱团发展的路子。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的增加,村民们纷纷加入万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58岁的李怀权是专门给合作社坡脚草场放牛的一位贫困农户,家里有3口人,老两口带着一个孙子,家境不太好。2015年他来到合作社,每天在1300多亩的草场上放牧,风雨兼程与牛群为伴,看似枯燥无味的生活,却在李怀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还没有来养殖场之前,我在家主要是种植包谷和洋芋,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来到养殖场后,我每放一天有100元的收入,如果每个月天天坚持,我一个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李怀权满脸欣喜。
  据苏云龙介绍,随着养殖场的发展和壮大,除了带动李怀权这样的贫困农户以外,还有32户贫困户,在获得“特惠贷”后入股到合作社。他们将自己的土地和扶贫项目融合在合作社的同时,为合作社管理牛羊、种草等,每年除了可获得25000余元的劳务报酬外,到合作社年底分红时,还能根据入股金额分得红利。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的股东由原来的7户上升到现在的60多户,牛由原来的58头上升到现在的260多头,羊发展到 270多只。苏云龙介绍说,下一步将以“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持续带动周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为贫困农户畜牧养殖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

“畜”势迸发牧歌扬
 
  近年来,威宁以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的肉牛、肉羊、生猪、蛋鸡和肉鸡等优势特色畜牧业,着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
  数据更有说服力。截至2016年底,威宁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顺利推进。在畜牧产业局备案登记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累计163家,其中合作社118家、养殖场40个、养殖大户5家。
  2016年,威宁牛存栏27.4万头,同比增长6.46%;猪存栏107.88万头,同比增长6.5%;羊存栏52.18万只,同比增长9.78%;家禽存栏219.03万羽,同比增长6.9%;
  2016年,威宁牛出栏7.56万头,同比增长9.5%;猪出栏101.84万头,同比增长9.02%;羊出栏36.38万只,同比增长11.56%;家禽出栏192.86万羽,同比增长7.84%。
  更令人惊喜是的2016年,威宁畜牧业总产值达25.19亿元,同比增长9.9%。
  据了解,下一步,威宁将以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部草原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农业部草业体系建设、国家毛用羊产业体系建设、国家肉牛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加快良繁体系建设,着力创建高山生态畜禽品种品牌;加快畜禽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逐步形成畜禽生产的规模效应,着力打造高原生态畜牧业特色品牌;积极扶持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