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2-03-02

7139名特岗撑起我县教育半壁河山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2-03-02 阅读:382


  本报讯 2011年12月8日至9日,“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县新发布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刘习聪,由于扎根山村小学期间,表现突出,代表贵州省出席会议。教育部师范司司长许涛指出:“以刘习聪为代表的全国“特岗”教师队伍可歌可敬。”
  这是我县实施“特岗计划”以来,众多特岗教师中涌现出的一个典型代表。
  自2006年国家实施22个中西部贫困地区国家、省、地、县四级“特岗计划”以来,每年都有上百至数千特岗教师充实到我县教师队伍中。截至目前,高原明珠草海湖畔的我县已有特岗教师7139名,差不多占全县教师14511名的一半。
  这些来自省内外充满生机、活力、朝气、阳光的大学生,活跃在我县35个乡镇的每一所中小学,有力地撑起了全县教育的半壁河山,成为强力推进我县教育跨越发展、提速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远的在我县偏远的乡镇海拉、石门等教书育人,近的在草海、盐仓等距离县城较近乡镇为人师表。
  目前,表现突出教学成绩优秀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多成为各所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致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据了解,“特岗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中央编办在中西部地区自2006年开始实施。近6年来,贵州省边远山区,特别是我县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极大的改善。数量得到了补充,质量得到了提高,结构得到了优化。据统计,我县是国内省内区内特岗教师数量最多的一个县市。
  为了助推我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我县“两基”工作,圆满完成国家“两基”验收目标任务,6年来,国家、省、地、县四级共投入近6亿多元专项教育资金,用于我县特岗教师工资的发放,使他们安教乐教。
  据悉,截至目前,我县共聘任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的7139名教师中,大多都在岗位上“争先恐后”地为我县教育的跨越发展增光添彩,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李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