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16

夏庆洪:樱桃村的致富带头人

作者:马召凤 赵江龙 陈建兴 时间:2017-02-16 阅读:247


   在龙街镇龙河村发营组的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一位身材瘦弱的身影。他就是龙河村的樱桃种植大户夏庆洪。提起他,龙河村村民总会这样说:“老夏做事踏实,肯动脑筋,有胆识有闯劲,这些年来为我们做了不少实事。” 
  今年已经70岁的夏庆洪,是土生土长的龙河人,曾经在龙河村发营组小组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如今,夏庆洪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带领村里人,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子。 
 
大力发展樱桃种植
 
  龙河村曾经是一个地势低洼,贫困落后的村子,樱桃仅仅是各家各户栽在房前屋后的“果子树”。村民们舍不得拿熟地来种樱桃,樱桃只是村民们背篓里能够拿去换点“盐巴钱”的零碎吃食。
  2001年,夏庆洪毅然决定,在自家耕地里大量种植樱桃。为此,家人极力反对,大家都认为耕地是种粮食的,拿来种树是一种糟蹋。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老夏,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从自家原有的樱桃树上分苗,毅然种上了30亩樱桃树。眼见着家里的土地全种上了樱桃,家人忧心不断。都愁着秋收时别家土地里丰收,而自家毫无盼头。就这样过了两三年,种下去的樱桃开始长大,眼见着颗颗樱桃饱满挂果,夏庆洪家的樱桃丰收超过了往年的庄稼收入,第一年丰收,就收获了4万元。村民们眼见着那树上的小果子慢慢变成了钱,也抛弃了传统的农耕,开始把自家土地变成了果园。这样一点点跟风,成就了今天龙河 “樱桃村” 的美名。
 
田间地头传授“种植经”
 
  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樱桃种植中,从10亩到100亩再到如今的几千亩,龙河樱桃逐渐打出了名气。夏庆洪的樱桃也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几年的樱桃种植让老夏总结出了种好樱桃的“三个好”经验。这个闲不住的老人总是在田间地头转悠,看别家种法不对,就开始“多管闲事”起来。
  “种好、摘好,还要卖好。”这是夏庆洪种出好樱桃的诀窍。在樱桃种植的季节,田间地头总能听到夏庆洪这样的声音:“你家这个不能这样种”“肥料不能直接撒在根脚下”……
  樱桃采摘的季节夏庆洪更是忙前忙后,樱桃保质期短,采摘要更加细心。这时候,这个70岁的老人总要在村内各家的樱桃树下亲自示范采摘技巧。
  由于樱桃的种植数量逐渐增多,龙街镇和周边地区樱桃市场逐渐饱和,樱桃上市的季节,价格逐渐走低。夏庆洪又积极联系外地水果商户,把樱桃大批量销往六盘水、昭通、贵阳、昆明等地。
 
带领乡亲同致富
 
  七旬庄稼汉,一颗为公心。夏庆洪常说:“大家都有钱了日子才好过。”也正是这份公心,他总会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身边人,在田间地头忙前忙后。
  今年春季干旱,有些农户没有蓄水池,夏庆洪就把自己的水泵和胶管借给他们,从河里抽水浇树。遇上谁家没有劳动力,他就上前帮忙,连别家的活一起干了。每年联系到外地水果批发商,夏庆洪总是提前给村民们通气,让各家各户提前准备好人手。采摘樱桃的时候,夏庆洪同样要求村民们精心采摘。想要樱桃卖得好,口碑是关键,采摘的时候就要挑选出优质品的樱桃,口碑自然就出来了。
  在夏庆洪“三个好”经验的带动下,2016年,夏庆洪樱桃收入10万余元,龙河村全村樱桃收入300多万元,外面打工的劳动力纷纷回家种植樱桃,为自家增收,为家乡创收。
  如今,春天到来,龙河村的田间地头又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松土的松土,浇灌的浇灌。夏庆洪走进樱桃林子,又开始忙碌起来。春天的凝冻慢慢散开,柳枝抽芽,老树渐发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