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工作
作者:寇文胜 时间:2017-02-21 阅读:169
本报讯(通讯员 寇文胜) 近年来,草海镇以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壮大村级集体富裕为目标,把同心村作为试点,坚持“集体所有,村为主导,市场导向,规划引领,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原则,重点探索产业发展、异地置业两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产业发展型。采取“村‘两委’+合作社+农户”模式,村两委主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合作社以“技术支持”为核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广大党员干部及党员群体深入田间地里,自主培育引进推广三膜种植技术,破解了高寒山区冬季不能种植喜温农作物的难题。先后投资4328万元在同心等村建成3000亩的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亩产量超过3000公斤,按照一季早熟马铃薯两季蔬菜种植的标准测算,基地总产值将超过6000万元。所产生的利润按照农户占股20%、合作社占股75%、村集体占股5%比例分红。
异地置业型。草海镇同心村补助资金100万元(资金来源:财政支持千村集体经济发展工程资金),用于在县城新客车站门口购买2个门面共计100平方米,用于出租,租金5万元每个,年收益10%,预计2017年可产生收益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