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21

让脱贫春风吹进每个农户

作者:李云侠 沈光勇 时间:2017-02-21 阅读:207


 让脱贫春风吹进每个农户
——大街乡精准扶贫工作扫描
记者 李云侠 沈光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过后,大街乡工作人员回归岗位后开始投入繁忙的工作里。对这个全市20个极贫乡镇榜上列名的乡来说,今年,依然是脱贫攻坚唱主角。
  走进大街乡精准扶贫档案室,文件柜里整齐地装满了各类资料,这里的扶贫对象已核实精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正在动态更新中。
  苗族故乡丽阿娜、兴隆河漂流等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水、电、路、讯、寨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机制正在强化落实。
  走进田间地头,萝卜、辣椒、中草药、经果林等产业扶贫项目正在稳步实施……处处风生水起,忙碌一片。
  近年来,大街乡坚守两条底线和主基调主战略,深化“三大主题”实践,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要求,紧紧围绕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坚决把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坚决打赢脱贫致富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脱贫攻坚,首要解决“人”的问题。大街乡干群合力,一遍遍走访,一遍遍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1985户,7541人(民政兜底519人)。全乡9个村,全部属于贫困村,其中一类贫困村7个,二类贫困村2个。
  贫困程度之深,令人咋舌,也让大街乡领导和工作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积重之下,撸起袖子埋头苦干是不二法宝。在大街乡干群的不断努力下,2014到2016,两年间,共脱贫1092户,4531人;2016年脱贫285户1221人。截至目前,该乡未脱贫人口还有1372户4973人。
  治贫如治病,标本兼治才是良法。大街乡在精准识别全乡贫困人口后,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突围贫困死循环。
  交通方面,2016年先后启动建设嘎基至营中、营中至金星等通村串村水泥路建设,共计里程50余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又通过自筹资金140万元修建兴隆村、坪上村、大松村3个村通组串寨道路80余公里,打通了村组之间的交通脉络。
  饮水安全方面,在全乡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总投资572.36万元,修建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6个,覆盖农户9000余人,结束了祖祖辈辈挑水吃的窘迫局面,看着家门口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村里人乐开了花,纷纷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城乡建设方面,大街乡全面启动移民搬迁集乡安置点、牛吃水安置点,投入建设资金0.97亿元;建设易地移民搬迁安置房共计27栋4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室内外装修中;建成农贸市场商铺90个门面4000平米,摊位180个;集乡内180套公租房实现入住;农村信用社办公楼建成并开业。
  此外,大街乡还投资800万元在嘎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
  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大街乡断头路基本消除,四通八达的路网局面逐步形成,农户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易地移民安置点近期将逐步实现搬迁入住,金融机构实现零突破,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春光才起,大街乡干群一心,决意与贫困抗争到底,砥砺前行,迎接幸福新生活,争取全民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