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22

陈波到新发乡遍访回访贫困户并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

作者:龙胜 时间:2017-02-22 阅读:346


 
陈波在阿嘎村核对贫困户信息并与贫困户亲切交谈

本报讯(记者 龙胜) 2月19日,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到新发乡遍访回访贫困户并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选址工作。
  当天,陈波先后来到新发乡阿嘎村贫困户陈润花、杨文华、杨文政、陆应芬、陆兴合家里,亲切地和他们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住房条件、日常收支、家庭劳动力、孩子上学、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及未来的打算和发展需求等情况,并对照贫困户基本信息表和脱贫信息表详细逐一填写。
  每到一户,陈波都与贫困群众一起分析致贫原因,一起谋划发展思路,为脱贫想办法、出主意,共同商讨脱贫致富的路子,鼓励他们要自力更生抓好生产,利用好资源,在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自食其力,把生产发展好、把子女扶植好、把日子过得更幸福。
  回访过程中,针对孩子辍学问题,陈波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抓不好,贫困必然代际相传。新发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学校及贫困户家庭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理念,切实有效地推进教育扶贫各项工作。要加大宣传教育,鼓励动员,激励辍学孩子返回校园继续学习。要把知识学透,用知识改变命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村民发展致富的思想观念,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陈波要求,全乡上下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工作台账,列出时间表、拿出作战图,正确引导群众科学合理支配和使用扶持资金,做到措施精准,效果明显。要加大动态跟踪管理,时时倾听困难群众的心声和发展诉求,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他们找准发展路子,开辟发展渠道,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脱贫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
  陈波强调,新发乡党委政府及县有关部门不但要给贫困户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还要更加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加大宣传教育,让村民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带动村民思想观念的提升。要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要以村干部为主体,宣传好、组织好和发动好,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就业积极性,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学技术、找门路,动员他们就近就业,把家管理好,把老人、孩子照顾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幸福日子。
  贫困户遍访回访结束后,陈波还就该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址进行实地调研。顶着骄阳,沿着乡间坑洼不平的小路,陈波边走边看。在听取基本情况汇报后,陈波指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建设事关广大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新发乡要根据本乡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准确定位、精心规划、科学选址、合理布局,规划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蓝图。
  陈波要求,在易地扶贫搬迁的移民安置点选址、规划和建设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小集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老集镇的串连相结合、与今后的建设发展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充分考虑水、电、路网系统建设,切实找出一条合规合理的路子。要把握好政策导向,抓住机遇,坚持“建设一片、受益一片”的原则,确保真正发挥集镇功能。同时要站在为全乡长远发展的角度,高度负责,围绕目标,反复论证,科学实施,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建设步伐,力争把易地扶贫搬迁的小集镇安置点建设成为功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发展活力强劲、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挥集镇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推动作用。
  县扶贫办、移民局负责人及新发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