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苹果破“冰心”
作者:龙胜 饶慧 时间:2017-02-22 阅读:319
冰心苹果破“冰心”
——黑石头镇冰心苹果种植助农增收侧记
记者 龙 胜 实习生 饶 慧
黑石头镇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种植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黑石头镇的冰心苹果也以果肉细而松脆,味甜汁多,清香可口等特点久负盛名。
近年来,黑石头镇依托苹果主导产业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苹果种植,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示范园+贫困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等方式,结成产业利益共同体,使黄土地上种出了脱贫攻坚的“摇钱树”。
黑石头镇开厂村村民张实才,由于老伴常年生病,家里因病致贫,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原因,老张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养几只山羊和一条牛,日子过得很艰难。自老张所在的开厂村成立计生协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后,老张被吸纳进了合作社,在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下,老张在自家8亩坡耕地里栽种了苹果树。种上苹果以后,老张的日子更有了盼头。目前,随着果树的陆续挂果,经济收入也随之增加。
“去年收获了八千多斤,卖一部分给合作社,一部分在街上卖,总共收入3万多元”。老张告诉记者。
有了这些 “摇钱树”,老张脱贫已成板上钉钉的事,但老张没有满足,还想扩大种植面积,指望着靠种植苹果树致富奔小康。在当地,像张实才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黑石头镇开厂村计生协水果专业合作社就吸纳了11户。而合作社的成立,得益于农村创富带头人,同时也是开厂村村支书的曾小贤。
曾小贤自1993年便在县农牧局“四园三场”从事苹果种植,已有24年的苹果种植经验,合作社成立以来,不管是拉枝整形还是病虫害防治,曾支书都“手把手”的教授村民。采访时,曾小贤就苹果树的修枝整形向记者介绍了经验。
他说,修枝的目的,就是给苹果树瘦身,把花芽留下,把不是花芽的去除,同时把富营养枝去除。
“怎么区分花芽和富营养枝呢?”
“果树上看起来饱满的就是花芽,没有花芽的就是富营养枝,可以直接剪掉”。
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开厂村全村809户群众,500余户参与了苹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3130亩,依托苹果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据悉,开厂村2016年的苹果收入极为可观,全村共收入400多万元,11户人家买了轿车。
黑石头镇苹果产业主要集中在开厂、河坝等村,目前已建成3个精品苹果示范基地。在贵州宝峰冰心苹果有限公司投资260多万元建成的230亩精品苹果示范基地里,公司正组织工人对果树进行扩盘施肥,为提高苹果品质,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公司从农户家里以每吨230元的价格收购了农家肥,并对每一棵果树进行了压施。公司法人代表许如奎于2014年回乡创业,一直就想带着乡亲们搞产业,为自己也为乡亲们找一条致富奔康之路。
在谈到为何选择在黑石头镇落户时,许如奎道出了真心话。他说,除了这里的地理条件特殊,自然条件好之外,主要还是党委政府对公司的大力支持。
目前,公司基地共吸纳精准扶贫对象户83户,并辐射带动周边600多亩精品苹果种植。
公司不仅自己种植,还带动周边百姓共同增收。“老百姓如果要自己种,我们可以提供苗木,卖不出去的苹果,我们可以回收”。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时刻面临着挑战和考验,但许如奎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深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刚过去的2016年,公司就受到苹果销售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为此,公司除了采取传统模式的销售之外,还在网络平台增加了微信、微店,运用电子商务促销,最后还是卖出去30吨左右。
一年之计在于春,关于2017年,许如奎早已有了自己的谋划。
“在销售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慢慢进入高端市场,走沿海一带。沿海一带苹果价格要高一点,品质要求也高,今年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把品质搞好,同时再增加200亩种植面积,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个人梦汇聚企业梦,企业梦凝聚中国梦,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中,黑石头镇将着力走好“产业兴、百姓富、经济强、生态美”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进一步在开厂、河坝、新河、院子等4个村进行精品苹果规模化种植,巩固提升精品苹果产业,打造黑石苹果品牌。力争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20000亩以上。
从全县的乡镇看来,虽然黑石头镇经济发展“靠前”,然而,部分贫困群众依然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因生活而困顿,因困顿而“寒心”。该镇冰心苹果的种植,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破解了部分群众心中多年来因贫困而郁积的“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