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27

威宁狠抓旅游产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7-02-27 阅读:202


   近年来,威宁乘全省大兴山地旅游的东风,扬地域产业优势,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从基础设施、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地域景观、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为威宁旅游产业发展铺路搭桥,铸就全县经济发展新优势、新龙头。
 
A 围绕山水秀风光
 
  作为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全、品类最齐全的区域之一,在大自然和岁月的雕琢下,威宁的山与水处处藏着韵味、透着灵气。这里有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有西南最大的天然草场百草坪和马摆大山;有冬暖夏凉的高源气候、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等资源,为培育考察观光、休闲体验、养老养生、会议培训、户外运动等各类旅游服务产业提供了空间。据了解,通过旅游资源普查发现,威宁有旅游资源单体2248个,其中经过初步评价三级以上旅游资源达75个。
 
B 专注民俗展风采
 
  威宁是毕节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贵州省唯一由三个主体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乌撒高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全县19个民族携手繁荣发展。多彩的民族服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独具地方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无不彰显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古剧《撮泰吉》,有气势宏伟的彝族节日火把节,有欢快明朗的苗族花山节,有庄严圣洁的回族开斋节……。多民族在这片大地上共生共荣,演绎和展示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C 注重历史添底蕴
 
  威宁古称乌撒,是贵州西部的屋脊,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道,人类生活印迹可追溯到4000余年前,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这里有被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中水鸡公山遗址,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遗迹,有被西方誉为“海外天国”的石门坎遗址,有威宁四堡古道、威宁营洪古道、威宁可渡桥、威宁六洞桥长堤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处处古遗址,一座座古建筑,一个个古传奇,隐藏于时光的面纱之后,掩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为威宁旅游业的振兴增添了厚实的底气。
 
D 把握地理显特色
 
  坐落在神秘乌蒙山腹地的威宁,从地理上看处于北纬27度,却又拥有平均2200米的海拔,是全省唯一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县域。低纬度、高海拔、大落差、大温差营造了高原运动优良的地理环境。这里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2度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被誉为“空气维他命”的负氧离子含量高,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冬无严寒,年均日照数1812小时,是美丽的“阳光之城”,气候条件对高原运动非常有利。省体育局已授予威宁“贵州省田径中长跑训练基地”、“贵州省田径中长跑学校”称号。户外运动、高原运动、体验式运动、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威宁悄然新起。威宁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激情草海.万人长跑”、三届汽车场地障碍赛、自行车赛,承办全省青少年运动会等大型户外运动活动。
 
E 四季花海护创新
 
  近年来,随着威宁工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各行业产业链的不断加粗拉长,各种经济产业不断涌现。土地广袤,气候适宜,造就了威宁大规模的观光农业,一年四季的漫山野花、百万亩洋芋花、十万亩荞花、万亩万寿菊及草海湖畔的相思草、荷花、波斯菊、高山杜鹃、格桑花、苜蓿花及雪凌下漫山针叶林上的冰花等各色鲜花次第开放,“浪漫花海”的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点、不同的片区进行分布。整个高原大地上满眼都是春光,满眼都是绿色,满眼都是“色彩”。
 
F 抓住舌尖舞味蕾
 
  威宁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独特的海拔与区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绿水青山成就了绿色无污染的天然特产,多元的民俗与交融的历史酝酿出威宁风味独特的小吃饮食和生态有机食药品。是名符其实的“南方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威宁洋芋块大、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威宁荞酥馅种丰富,色味清香;火腿原料地道,肉质细嫩,清香味美;乌撒烤茶历史悠久、干而不焦,脆而不糊、滋味醇香;草海三宝高营养、高蛋白、健身补纯;威宁核桃营养丰富,益神健脑、润肺补肾;威宁荞系列产品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数不尽的美食让每位到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据了解,2016年威宁共接待游客64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3.09%;旅游综合收入65.75亿元,同比增长40%。今年元旦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8万人次,同比增长48.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00万元,同比增长51.3%;其中草海景区接待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90万元,同比增长60.8%;春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8.87万人次,同比增长53%;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草海景区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同比增长95%,旅游综合收入6967.4万元,同比增长41%,游客呈“井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