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分类施策破解驻村“四无问题”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7-02-27 阅读:163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今年以来,威宁驻村工作在不断总结往年驻村经验的基础上,开好头,起好步,针对驻村干部“无方向、无压力、无提升、无动力”问题,采取“四项措施”分类施策,集中发力破解“四无问题”,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提升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水平。
明确任务职责,让驻村干部有方向。重点解决驻村帮扶干部到村干什么的问题,各乡(镇、街道)认真分析各村现状,围绕“一宣五帮”职责任务,紧扣“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任务,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原则,为各村驻村干部下达任务清单,为干部驻村理清思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精准管理职责,让驻村干部有压力。明确选派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各乡(镇、街道)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严格落实共同管理责任,编紧扎严制度“笼子”,确保驻村帮扶取得实效。县委组织部负责驻村干部的选派、培训、督查、考核、表彰和监督,及时了解驻村工作动态并适时进行调度。派出单位负责对驻村干部的跟踪了解,定期听取驻村干部的工作汇报,乡(镇、街道)切实负起对驻村干部的直接管理责任,加强驻村干部考勤管理,把驻村工作与乡镇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并经常向各级组织部门,派出单位反馈驻村干部的工作表现。
强化培训交流,让驻村干部有能力。威宁采取岗前培训、集中轮训、分片培训的方式,认真组织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并对涉农法律法规、产业优化升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法治威宁创建、县情概况和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方法与技巧等知识进行集中培训,强化宗旨观念和责任,使他们对全县农村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丰富驻村干部的农村工作经验,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根本宗旨,努力提高驻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指导村组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工作能力。
加强激励保障,让驻村干部有动力。在政治上激励,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驻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评选为省级、市级优秀驻村干部的,优先提拔使用。驻村干部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部门考察合格,可以破格提拔使用,使各驻村工作队员能安心驻村开展工作,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