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28

威宁做大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7-02-28 阅读:200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结合全县气候、人力资源、交通等优势,整合大量资金,多措并举着力发展蔬菜产业,有效加快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 
  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种菜快步奔小康。自2012年引进云南省昆明市青禾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家落户”草海镇卯关村建设蔬菜出口基地以来,威宁蔬菜产业书写了“小豌豆出国门”的精彩篇章。2013年威宁在卯关村推广白萝卜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带动效应日趋凸显。草海同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威宁种植白萝卜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合作社之一。
  政府推动,市场拉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威宁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发展蔬菜专业村建设,倾力打造“一村一品”蔬菜村。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5亿元发展蔬菜产业,重点发展了50个蔬菜专业村,扶持了10多家发展前景较好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了日处理100吨的固定式蔬菜高温预冷库5个、日处理量30吨的移动式蔬菜高温预冷库1个、贮藏保鲜库1个。在六桥街道的鸭子塘、大马城和草海镇的民族、同心、卯关、郑家营、东山、白马等村,已形成环草海湖的夏秋大型蔬菜基地。引进来的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正引领着威宁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威宁蔬菜产业遍地开花。中水镇形成了上万亩以大蒜、结球甘蓝、莴笋为主的越冬蔬菜基地;哲觉镇形成了1万亩连片的折耳根生产基地;麻乍镇形成了0.5万亩连片的辣椒生产基地;金钟镇的夸都、文昌片区形成了0.5万亩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龙场、新发片区形成了0.5万亩连片的小黄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0多家。“合作社”与“基地”成了村民心中最响亮的词。“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能手”的运作模式,不但使蔬菜种得出来卖得出去,还实现了互利互惠的喜人局面。
  据悉,2016年威宁蔬菜种植面积从2015年80万亩增加到82万亩,产量超过287万吨,总产值34.5亿元,纯收入在18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集中度达到15%,农民蔬菜种植人均纯收入1300元。在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年提高的同时,产品销售半径也在不断扩大,先后销往贵阳、重庆、广州、上海等地区,还出口日本、加拿大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