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03

威宁抓好移风易俗助推文明乡风

作者:张印 时间:2017-03-03 阅读:195


   本报讯(通讯员 张印) 近年来,威宁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三个美起来”为目标,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确保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在农村落地生根,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宣传教育,使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对安顺市治理农村滥办酒席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批示精神。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广泛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结对子、种文化”等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群众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深化文明素质教育,使乡风民风美起来。县各新闻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对一些伤风败俗、挑战道德底线的行为,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评,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贬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加强养成教育,使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依托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势,广泛传递文明创建理念,传播科学知识。依托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引导人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中华文明风尚。依托道德模范评选,增强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热潮,让广大群众成为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使之深入人心。
  强化制度优势,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党内法规为准绳,强化纪律意识,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威宁整治滥办酒席“九个一律”》的规定。引导村民完善村规民约的建立,形成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方式,使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考核工作,使移风易俗工作见成效。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县文明办加强督促指导,并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暨整脏治乱工作年度考核。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党委(党组)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形成合力,强化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有效整合了各方面的工作力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贯通起来,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使移风易俗工作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