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无声细细流
作者:黄彦园 时间:2017-03-06 阅读:453
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我还没有进屋就径直走去找到水龙头,小心翼翼地扭开一点点,瞬间便有一小股水流了出来,伸出手像接琼浆玉液般接住一点,看着她轻盈地从指缝间滑落,不由得弯下腰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
喝完了,站起身来,轻抚着这冰凉的水龙头,心里却涌起了一股暖流。这来自深山的泉水,是会回甜的,这是打小起就有的体会,我禁不住微微闭起双眼,用力深吸了一下,努力让那种甜味窜上鼻腔,再细细回味。
能站在家门口就喝上这泉水,倘若是以前,只能是异想天开,此刻我竭力想把这幸福告诉飞鸟,告诉竹林,告诉天空,告诉大地,告诉每一位过往的来客。
水一直是高原上最稀缺的东西。也许是从有人居住在这里的时候,便就开始幻想有一天可以把深山里的水引上来。小时候就经常听到人们感叹,说村子后山里的山泉要是生在山顶该多好,那样喝水就不会那么困难了。曾经有人说,要把那西边深山里的水引上来,唯一的办法是从东边高度相等的位置打洞进去,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可是现在,不用穿山打隧道,就把水从那上千米的深山里引了上来,而且不仅能供应村里的人使用,还能供应周围好几个村子的人使用。用村里人的话说:睡着都会笑醒,死了也要爬起来喝两口再倒下去。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诸多往事。
曾经,当地人到邻村说媒,如果被婉拒绝,说的话基本都是一样的:听说那里的人吃水不便,那条通往深山的小路上,堆满了背水时打碎的坛坛罐罐……每每说到此,总是让人欲哭无泪,却又无可辩驳。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都不复存在了。
曾经,村子里一家人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就是马。当时,家里也养了一匹马,每天凌晨,父亲就会打着火把或者提着马灯,牵着马去那深山里驮水。那条小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人走都很困难,身体庞大的马,尤其是驮着很重的水时,就更困难了,所以人是小心翼翼的,马也是小心翼翼的。
有一年冬天,一位邻居来借马去驮水,说是每天去挑两桶水,一路上又洒了些,人吃都不够,何况还要喂牲口,父亲就豪爽地答应了,隔三差五地就让那个人牵马去驮水。可是有一天天还没亮,那人就哭着来到了家里,说是马摔死了。
父亲半晌不说话,只是吧嗒吧嗒地抽着他的旱烟。
父亲抽完了烟,抖了抖烟斗,看着邻居说:那匹老马认得那条路,每一步该怎么走才能走好它都是知道的,一定是贪图多驮一些,以至于老马在急转弯爬陡坡的时候,虽然前脚努力往上攀,但由于身上太重,后脚提不起来,就跃不上那坎,一挣扎,前脚就滑下了去,身体再往后一仰,自然就滚下那万丈悬崖了,况且还有马鞍将水死死勒在身上,只能滚篮球似的一抛一落,岂有不死的道理?那人听完,什么也不说,只是继续默默地流泪。
我对水刻骨铭心的记忆就从此拉开了序幕。
由于老马死了,短时期内也买不起,就只能去背水,但是去深山的路太远太难走,加之也不愿意走那条伤心的路,我们就去往其他地方寻找水源。两个小时脚程外的村子,有几口浅浅的水井,只是那出水的小孔,平时还能冒出筷子头那么粗的一股水来,一旦到了二三月份干旱的时候就变成一滴一滴的,一天也滴不出几桶水。可是全村几个寨子的人都盯着呢。一般来说,晚上十二点之前都有人守着,所以想要得到一点水,最好就是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到井边守着,等到天亮的时候,就差不多够一个人背了。当然这也得看运气,如果别人比你早几分钟,那你就只能干叹气了。
当时,都是让我在相对来说最近的井边守着,父亲他们就去其他水井碰运气。那时候照明的东西特别缺乏,火把点不了多久,电筒是用电池的,属于奢侈品,根本用不起,所以就只能傻愣愣地在黑夜里守着。我常常蹲守的那口井边有很多坟,白天看起来都是阴森森的,夜里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凌晨的时候,山里总会传来很多奇奇怪怪的声音,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外出一早上也没有找到一滴水,最终只得在路边一个浑浊的泥塘背了些脏水回来,母亲往里面放了些石膏粉,水就慢慢得变清澈了一些,但依然浑浊不见底,也只能是闭着眼睛一口喝下去。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又打开了水龙头,又喝了几口,似乎要把那曾经受苦的肠胃也好好清洗一番。
往事历历在目,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真的能把那深山里的泉水引上来输送到各家各户。据说当人们听到要把那山泉引上来时,所有人都觉得,那水一定只给人喝凉水,绝对舍不得给牛马饮一口,但现在却是所有牲口都可以饮用这纯天然的泉水了。
这水不仅是普通的自来水,更是历史的见证,她见证了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见证了人们的勤劳与善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时间久了,也许人们会慢慢遗忘这一切,就会不屑于珍惜一滴水,但哪知道这正是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的夙愿。当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应该铭记那些艰难的时光,铭记祖辈的心愿,感恩那些为此付辛劳的人,珍惜自己当下的幸福。个人该如此,一个民族也该如此。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