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臻一 诗和远方
作者:许定华 时间:2017-03-07 阅读:276
(上接1版)
紧接着,曹臻一梳理了全球火腿制作的技术和知识体系,然后在威宁研发出了不含亚硝酸盐的生吃火腿。
生吃火腿的配方成功后,曹臻一决定公司化运营生吃火腿这一项目。她于2011年成立了威宁太给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随即成立威宁太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一群农村妇女开始了创业。
从2012年起,曹臻一带领自己的公司,运用电子商务销售推广公司生产的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威宁生吃火煺作为中国售价最高的猪肉食材品牌,其销售趋势上扬,在电商平台获得三颗“皇冠”,上了手机淘宝的头条,并且在阿里制作的一千零一夜的宣传上,该宣传出现的第二天夜里,太给在就出现在该网页的宣传上。
在2015至2016年,太给公司被贵州省商务厅评为贵州省电子商务十佳示范企业。
曹臻一意识到,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的使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空间,让更多的人有容身之地。比如自己的公司,在价值体系的塑造上,要有充分调动和使用资源的能力,比如威宁种杆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洋芋,但是洋芋的商品转化率不高,多半会成为猪饲料,但洋芋喂养的猪,其蛋白质品质非常好。但是威宁的实际情况是,这种蛋白质品质非常好的猪肉,售价和养猪场集约化饲养的猪的价格没有区别。曹臻一想,为了保护农民的生产行为和利益,能否设置一条价值升值的链条,把洋芋的价值寄托在猪身上,又把猪的价值用太给的猪肉食材来体现,而太给农业生产出的生吃火腿售价是750元一斤。这就把猪肉从15元一斤变成750元一斤,这个价值空间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利益。这表现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强大活力,把生产要素使用到最高级别,成为市场中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产品。此时,利用电商推进“威货出山”, 曹臻一是最早的实践者。
目前,威宁太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火爆,在电商领域开始了与其它组合的全面合作,和自媒体电商艾格吃饱了、大口组等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在淘宝、微店、有赞、有量等销售平台上势头良好,特别是太给公司组建了自己的微商分销军团,让一些周边产品销售也非常火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和助推了“威货出山”的传播价值。
除了线上,太给农业在线下的销售推进也非常迅速,中国餐饮业的标杆企业大董、上海潮府馆,五星饭店的凯宾斯基、瑞吉、索菲特、广州白天鹅宾馆,以及中国单一麦芽威士忌俱乐部、绅阁会等已经成了太给的集团买家客户。
C “微型工厂”里的曹臻一
今年2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石门乡蹲点调研时,查看曹臻一在石门乡的“微型工厂”生产的苞谷面、苦荞饭、糟辣椒、土蜂蜜、黑蒜泥带动农户脱贫增收的情况时说:微工厂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与市场的距离。你要在这个“距离”上下功夫。规模你也可能做得很大,但是千方百计缩短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这就是你“微”的含义。
两年前,意识到石门乡扶贫的变革后,曹臻一怀揣着自己的“诗和远方”的梦,提出要在石门建设微型工厂,因为她觉得贫困户的贫穷是因为生产方式和使用资源的能力被整个流通机制淘汰了,所以应该用现代企业的模式,重新塑造农民的生产方式和使用资源的能力。
于是,石门乡的农产品加工作坊——“微型工厂”诞生了。这里生产的东西都是石门的土特产,经过曹臻一的设计包装就“洋气”起来了。再通过网店销售出去,石门这一带的苞谷面、苦荞饭、糟辣椒、土蜂蜜、黑蒜泥,就成为山外人可知、可感、可吃的“乡愁”。
曹臻一的“微型工厂”模式是这样的:政府、合作者、贫困户和她本人签订四方协议:政府出厂房、设备。曹臻一负责运营,管产品开发销售。合作社和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在工厂工作。产品销售后60%的利润发放给贫困户,带动他们脱贫。曹臻一的任务是让60户极贫村民脱贫。
据曹臻一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微型工厂”收入能达15万,目前入股的有20户贫困户,这样算下来,20户农户60%的收入是9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再加上这些农户的其它收入,入股农户完全可以脱贫。
她的“微型工厂”是按照国家生产许可审查制度规定,设置了工厂的厂房布局,里面的生产流程、工艺、设备、检验等,这是现代企业的基础,那就是拿到经营的资质和许可,才可以最大化地登录到销售,才可以进入零售店、超市以及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线上平台。
同时,“微型工厂”可以打捞一大批散落在民间和山野的传统手工艺,比如熬糖、煮酒、捂豆腐乳。同时也可以创新出一批对原材料有需求的现代消费品,比如土豆泥工厂等。在品类的建设上有现成的原型,可以让这些原型成为优秀的商品。
“微型工厂”还可以成为一个农民创业的孵化器,因为所需要的面积很少,可以把微型工厂摆放在村庄里,这可以让生产的过程距离原材料很近,同时成为农民生活的场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从原料变成标准商品的过程,刺激农民创业的欲望。
对“微型工厂”, 曹臻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微型工厂”不会带来资源浪费,在石门3个工厂才用去2亩地的面积;在设置上,在“微型工厂”获得很好效益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自己就有能力建设500平米的“小型工厂”,一个品类孵化成功离开后,新的品类可又以进入“微型工厂”继续孵化。
曹臻一本人在微型工厂的作用体现在,梳理出产品,推导出生产步骤,把生产步骤分解成生产动作交给农民,农民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曹臻一完成产品包装、产品话语体系、营销卖点、购买理由等现代商业逻辑的塑造,利用电子商务把产品推进市场,然后建立价格体型,为大面积分销做准备。
曹臻一认为,微型工厂是让商业文明有效下移到农村最好的的做法之一,因为微型工厂的建设成本低,从基础设施到厂房设备需要的资金量,也就50万左右,就算在贵州建立300个微型工厂,需要的资金也就1.5亿,这可以大大刺激整个贵州农村的生产行为快速进入现代流通领域。然后,微型工厂的体量上去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像“无印良品”这样的终端体系,用“地推”的能量来维持“微型工厂”的持续性和生命力。要完成黔货出山这个贵州电商战略中的第一个动作,首先要有符合市场审美和需求的货为出山做了准备,而“微型工厂”做到了这个先决条件,可为整个贵州的电商发展释放动力。
应该说,“微型工厂”是曹臻一在石门的“创举”,也是她给这里农民脱贫致富找到的一条好路子,更是对这里脱贫致富经验的贡献。
目前,曹臻一已成功在石门自己创办的“微型工厂”里生产了石门苦荞饭、石门土猪油、石门纯手工无添加苗族酸辣椒、石门黑蒜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