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长流水 地上树长青
作者:李云侠 时间:2017-03-07 阅读:232
地下长流水 地上树长青
——迤那镇海升苹果基地水利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走笔
记者 李云侠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目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走进迤那镇海升苹果基地,一期果树正在发芽,长势喜人。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栽杆、布置滴灌系统水管,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海升基地负责人陆鹏举告诉记者,海升基地一期项目自2015年11月动工后,县水利局和迤那水务站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供水管网及蓄水池建设。
“当时,我们不分昼夜的抢工期,有10多天半夜还在开工呢。”提起一期工程建设的情景迤那镇水务站站长廖振洪还历历在目。
为了争取在3月果树种下去之前修通供水管道和蓄水池,加上几乎是零基础建设,工期特别紧,县水务局领导和工人一起不分昼夜抢修出了1座2000立方的蓄水池,并修通了马家水库到海升苹果基地的灌溉水渠,总投资145.2万元。
“我们一期2000亩果树成活率在99%”陆鹏举说。
举目看去,整齐排列的2000亩苹果树,刚经过滴灌系统浇下了今年第一道返青水,枝丫上新出的嫩芽强壮有力。
在二期工程的中间,我们看见刚刚修好正在试水,库容为1000立方的蓄水池,清澈的水正哗啦啦地流进水池。
“以前老百姓种这片地都在1公里外的拖沟河里拉水灌溉。”迤那镇海升苹果基地工人彭文才介绍,“现在政府从马家水库那埋好地下管道,将水引到苹果基地里,扭下龙头就能灌溉,比原来省事多了。”
海升基地二期项目供水管网和1座蓄水池目前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就此,基地全部实现了自流灌溉,预计4月初二期项目能栽种果树。
届时将带动周边乡镇群众自主经营种植,形成10万亩左右的精品苹果示范种植带。而海升基地产生利润按公司、农户、村集体90∶8∶2分红,每个村一年可以获得分红收入560余万元,为当地百姓脱贫攻坚助力。
迤那镇芙蓉社区村民周永平也是水利建设受益者。“以前用拖拉机拉水浇灌,费力不说,效率还低。现在水窖就在附近,节省了好多时间。”
春耕灌溉农业生产用水,迤那镇本着“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的目标,主动出击,调动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设施的强化,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陆鹏举说:“种植果树,水源保证是重中之重。政府给了我们特别大的支持,艰苦奋战保证供水,让我们的春耕不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