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08

陆新月 幼儿成长守望者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7-03-08 阅读:222


 

  初见陆新月是3月6日,此时天空正下着毛毛雨,她正站在保家小学附属幼儿园门口招呼着学校的148名孩子依次离校。
  这份幼儿园园长的工作,她刚刚接手不过一个多星期。平时她大大咧咧、性子急躁,而和孩子们在一起,她表现出了无尽“柔情”。
  沿着保家小学附属幼儿园走一圈,刚刚新刷的墙壁颜色耀眼。看着孩子们在修缮规整的幼儿园内玩耍,陆新月说,“我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保家小学也附属幼儿园今年3月刚刚开园,为了保证孩子们有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刚过了元宵节,陆新月就组织学校的全体师生,刷墙的刷墙,清扫的清扫,终于在孩子们开园的前几天把这个全新的幼儿园整理好。“我们不请工人,省下的这笔费用又可以给孩子们买些学习用品”,她说。
  对待身边这群孩子,陆新月收敛了她作为彝族姑娘那股子大大咧咧的性格,以耐心、以责任呵护着。
  2016年1月7日,威宁下了场大雪,穿着厚重的雪地靴,陆新月组织学校老师,带着来自上海的小河马公益组织走进了草海镇的近40户家庭,为这些条件艰难的孩子们带去衣物、书包等学习和生活物品,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家。
  这些年,陆新月投身公益,将对孩子们的关爱变成实实在在的帮助。
  保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卯升梅,家中父母都因智力原因无人看管。而卯升梅本人也有智力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无人看管而自己又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来,陆新月给出了更多的耐心。每一年陆新月都会给这个孩子带衣服、书包等用品,帮助她学会梳头、洗脸等生活技能……
  2016年,保家小学共有43名留守儿童,而今年是23名。“困境孩子们很可怜。”作为一个长期家访和贴近学生的教师来说,陆新月对留守儿童之痛有更深的感受。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我们上门去劝,承诺家长们如果留下来照顾孩子,我们帮助她们在威宁经济开发区找工作。”每次上门家访,陆新月都要和家长唠嗑上半天。
  就在去年六一儿童节,为了让更多留守儿童的家长留下来照顾可怜的儿童,她还组织排练了微视频《留守儿童的天空》,这样一部以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为主角拍摄的微视频,把在场的很多家长都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