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农户 助农脱贫致富
作者:龙胜 饶慧 时间:2017-03-08 阅读:184
合作社+农户 助农脱贫致富
——盐仓镇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记者 龙 胜 实习生 饶 慧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盐仓镇紧紧抓住威宁试点扶贫开发政策的良好机遇,对有发展潜力且有一定基础的养殖大户或普通农户,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重点倾斜,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在信贷等方面加大政策优惠的力度,在盐仓镇培育了一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带动周边贫困农民致富。
位于盐仓镇四堡村的华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合作社成立以后就开始养牛,目前,合作社共养殖了120余头牛,其中养殖场里养殖了40余头,其余的则是发给贫困群众进行喂养,并且还优先发给贫困的残疾人。
“目前我们合作社养牛50头,带动残疾人12名,在我们养殖的规划当中,有70多头是发给老百姓”。华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苏成江告诉记者。
在四堡村村民崔贵祥家里,记者看到崔贵祥正在抱玉米杆喂牛,他说,现在喂养的这两头母牛,就是合作社成立以后发给他家喂养的。
“我现在喂的这两头牛,合作社说我困难挣不了钱,没有什么出路,他们拿两头给我喂,第一个牛崽不给他们(钱),生第二个牛崽三七分他们,我得七,他们得三”。崔贵祥一边给牛喂草,一边向记者介绍牛的来源。
能够得到合作社免费发的牛喂养,崔贵祥很高兴,因为他省去了买能繁母牛的钱,由于他脚有残疾,加上年纪大了,重的农活也做不了,因此养牛成了他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合作社发给他的能繁母牛,只要他愿意养,他可以一直养下去。
“我养得起,就随我养,养不起了,还母牛给他们(合作社),每年他们给我这两头牛,除去他们的分成部分,我一年还是有10000多元的收入”。崔贵祥高兴地说。
合作社除了发放能繁母牛给贫困群众喂养以外,还聘请贫困农户到养殖场打工,他们在养殖场一年也能挣上万元。
华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苏成江告诉记者,目前,在合作社打工的,有残疾人12人,除了残疾人,还有周边的老百姓,这些人平均每人每年能在合作社挣到20000元左右。
除了照顾残疾人,合作社还将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
“去年得到省残联的扶持,我们想把合作社的规模做大,尽量带动周边的群众,不仅仅是残疾人,而且连老百姓我们都准备带动起来 ,下一年我们准备把规模扩大,合作社还需要聘用更多人,在就业过程中,我们会优先照顾贫困的老百姓,让贫困农户先就业。”苏成江如是说。
除了四堡村华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养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外,成立于2016年的盐仓镇松海村应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后就开始养鸡,合作社壮大后,通过发放鸡苗给贫困农户养殖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这个合作社养鸡场建成以后,去年就养了1万多只鸡,卖了6000多只,大概经济收入在30多万,我们也带动了周边一些贫困农户,去年就免费发放1000多只鸡苗给周边的老百姓养殖”。盐仓镇松海村应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蔡希与记者聊起了合作社的养殖情况。
据了解,通过合作社免费发放鸡苗给贫困户养殖,贫困户每年将有上万元的收入。在今年,合作社又免费发放鸡苗给7户贫困户进行养殖,而合作社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全村贫困农户脱贫。
蔡希告诉记者,老百姓的养殖也很成功,如果按照市场价格,合作社帮助销售,他们每年的经济收入也将近要增加1万元左右,今年合作社又发放了1000多只鸡苗给7户贫困户养殖,如果他们养殖得好,按照今年的价格,每户人家最低也要增加1万元的收入,如果照此计算,只要全村200多户贫困户都加入养殖行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他们一定可以脱贫致富。
接下来,合作社还将进行生猪养殖。目前养猪的场地已经进行平整,猪舍将在今年4月份建设完成,届时也将通过合作社免费发放猪崽的方式,带领贫困农户发展养殖。
“养猪场在4月份建成以后,准备养殖100头能繁母猪,猪下崽以后,如果周边的贫困户愿意养殖,我们也同样免费发放猪仔给他们,带动他们脱贫致富”。蔡希如是说。
记者在盐仓镇党委政府了解到,2017年,该镇将继续培育和壮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和带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预计到2020年,按照现有草场以及饲草等拥有量及发展状况,在现有9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到15家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养殖大户80户以上。计划每年生猪存栏2.5万头,出栏1万头以上,实现人均收入增加500元的目标;肉牛每年存栏2万头左右,出栏1万头以上,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3500元;黑山羊存栏2万只以上,实现人均收入增加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