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09

生生不息的爱

作者:罗勇 时间:2017-03-09 阅读:252


   编《威宁政协》的旭峰给我8篇散文,作者都是我的师长、朋友、熟人,嘱托我写点读后感。我唯恐囿于自身水平,误读了作品。但旭峰一番美意,却之不恭,只好应允。细读之后,风格各异的8篇文章深深感染了我,之前担心的无话可说一下子荡然无存,反而害怕口无遮拦话多成水,淹没了作品的熠熠光芒。有感于作品中流淌的生生不息的爱,有感于旭峰对文学的挚爱之情,抑制不住胡言乱语一番。先从我敬仰的卯升刚老师说起:
 
高远卯升刚
 
  升刚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从教数十年,功底学养自不必说,人品胸怀都是我一生的榜样。缘故有二:一因其人,心境高远澄澈,方正刚直,坚强隐忍,虽历经磨难,但初心依然,让我敬仰;二因其文,升刚老师对文学的虔诚态度我由衷敬佩,写的虽然不多,也都是些闲散文字,却暗藏了机锋、留白、隐喻和暗示。这篇《如烟往事》亦是如此,三言两语便切中肯綮,文字整饬又鲜活,致密而高远。字字妥帖,各得其所,于不经意中创造出熨贴心灵、慰藉灵魂的意味深长,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容余奇华
 
  余奇华老师的作品,我读的不多,原因可能是他本来就写的不多,读过的文章都给我留下了印象,打动人心的细节历历在目。这篇《姐夫》就是其中之一。余老师笔下的姐夫,野草一样顽强,在生活的苦难境遇里葳蕤生长,其象形质朴暖心。文字温润,舒缓如潺潺溪水,在记忆的森林里蜿蜒伸展,不喧嚣,不炫耀,却在波澜不惊、从容不迫的叙事中显现出感人的精神力量。
 
诗意唐福德
 
  福德老兄以散文诗见长,散文写的极少,我读过的篇篇出手不凡。让我惊讶的是,最近读了他的一个短篇小说,笔力之老道让人刮目相看。这篇《李庄书简》依然延续了福德兄诗意、简洁的一贯风格。写散文诗的人操刀散文,似乎有一种天然优势,文字清新、自然、洗练,福德兄用他擅长的诗意话语,在字里行间描绘如诗如画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感,从而轻而易举地阐述出他个人对人对事的深刻领悟,在悠长、绵密的诗意中彰显他内心无限的浪漫情怀。
 
凝练金超
 
  在威宁,金超的散文创作独树一帜。他的散文我几乎全部读过,包括这篇《湾甸坝,你永远走不出我的思念》。金超的散文和他的人一样凝练、清癯、冷峻,守望原野,静观自然,在喧嚣市井中看取恒定的世情人心,在极细微和极悠远的场景里捕获瞬息万变的心灵律动,寄托他的文化理想和家国情怀。无论是回望时代风云,省思历史教训,审视自我心灵,金超均能凝练、沉稳地洞幽烛之微,赋予文字全新的力量。
 
寂寞张锋
 
  我总想当然地认为,张锋和我一样,生活在喧嚣的尘世里却依然倍感寂寞。所谓文如其人,在张锋这些年写的作品里,我读到的都是无处不在的寂寞。这篇《童年四季》里,感同身受的寂寞依旧蓬勃。张锋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随流,不迎合,用个体的体验作为表达的要义,把目光投向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人间烟火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文字朴素,感情真切,缓缓地将现实生活里他三缄其口的过往清晰有力地变成文字世界里感人的日常,在“谁人识我”的寂寞等待中,坚守内心深处的恒久温暖。
 
超脱肖林
 
  我对肖林写天口子的散文,不是喜欢,是偏爱。“天口子”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赋予了肖林的散文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学意象,再加上李有才、范大葱等从泥土里长出来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天口子”便以超脱的文学气质灵动地飞舞在我眼前。肖林的散文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偏激和饱满的情感指认。他的文字,与其说是关于“故土”、“乡愁”的挽歌,倒不如说是在乡土大地上,肖林对于语言、身份、血缘的深情寻觅。他用跳荡和自由不羁的文字,开启了乡土赞歌的另一种唱腔。乡村不可抗拒的变化和他对乡村的怀恋,在他的文字里激烈撕扯,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喘息和一阵阵孤独的呐喊。
 
温情陈武帅
 
  我与武帅从未谋面,只知其名,不识其人,这是我第一次细读他的散文。武帅的散文,细品有一番感人肺腑的韵味,往往就在轻松、散漫的叙述中,弹奏出一段出人意料的“和弦”或一个奇妙的“颤音”。亲情的书写细腻、含蓄、令人心动。而由此引发武帅本人对生命真味的仔细体察,遍布字里行间,自然而然会引起读者或长或短的情感共鸣。
 
悲悯清欢
 
  清欢是这8篇散文里唯一的女性作者,她的散文在近乎零度角的叙事里,在拒绝煽情、拒绝陈词滥调中展现她文字特有的梦幻、轻盈、飘逸的纯粹气质,全无女性散文几乎难以避免的脂粉气和小情调。她对真与善的强烈感知和追慕,对逝去的童年、狗和故乡的深情怀念,在散发着浓郁情怀和体温的娓娓表达中传神而温暖。在她的笔下,无论悲喜间杂的面容还是孤独离去的背影,都沉浸在“寒冷”与“明媚”交替、同时弥漫着“悲悯”的烟云和雾霭之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唯有用心感知,用心阅读,用心体悟,才会随了她的文字,深深细细地“看见”她悲悯之下掩藏的爱和温暖。也才会懂得,她念念不忘的痛与伤。
 
小结
 
  散文作为一种结构和操作上并无严格筐范的文体,这些年来被写得烂得不能再烂了。我看了太多陈陈相因、陈词滥调、无病呻吟、一读就无名火起的所谓散文,对散文创作的现状充满了深深的隐忧。旭峰组的这8篇散文,分寸得当,情感真挚,灵动活泼,每一个文字,都是作者笔底流淌出的、对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爱。既没有以往类似题材的写作者那样冰冷神隐,也没有像今天我司空见惯的很多作者那样,奋不顾身地时刻不忘在字里行间露脸现身,着了魔一般疯狂刷存在感。
  好文章一定要分享,这才是我写这些文字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