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17

威宁:让精准扶贫散发“文化气息”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7-03-17 阅读:210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威宁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助推同步小康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文化扶贫,以文化扶贫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注入持续动力。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特色品牌日臻凸显。近年来,威宁持续开展送节庆文化和科技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200多场次,举办公益性讲座培训100余场次。举办大型专业体育赛事和民族团结杯体育赛事40余场。以国家级传统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为亮点,以“神秘乌撒·浪漫草海”为主题,举办了中国威宁“撮泰吉”旅游文化节暨国际傩戏“撮泰吉”学术研讨会。成功打造了大型驻场歌舞剧《浪漫草海》,实现文化旅游与市场的完美结合。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底蕴不断丰富。对全县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录文物点158处,并录入国家文物局数据库,复查文物点98处,登记消失文物点15处,新发现文物点75处,其中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文物点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投入资金570余万元实施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寺、玉皇阁古建筑修复工程。省厅投入600余万元修复石门坎光华小学遗址工程,《百年石门坎》影像脚本已经几易其稿,数字资源库正在加紧建设。投资40余万元编制了彝族向天墓群和牛棚土目庄园规划文本,完成“贵州回族文化博览园”的设计。投资600余万元的禄宗堂烈士故居、威宁游击团成立遗址和禄宗堂烈士墓修复重建项目已经进入招投标程序。
  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自2012年以来,通过中央、省、市投资1188.48万元,相继建成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健身场所423套。启动实施村(居)文化服务中心440个,已建成316个,村文体广场、文化服务中心累计投资达2亿元,610个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5840户,“户户通”93048户,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550个村,铺设光缆3118公里,总投资8728万元,有线电视用户40100户。广播覆盖率91.61%,其中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91.36%,电视综合覆盖率94.24%,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93.91%。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催生新兴业态。围绕“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板底是一个纯农业乡,三年前的板底环境差、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举步维艰,自从打造神秘板底、撮泰吉文化品牌后,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板底是一个独具彝乡特色的民族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