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17

水润民生

作者:况清 时间:2017-03-17 阅读:211


 水润民生
——石门乡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小记
通讯员 况 清

  “起床,打水了。”每天天不亮,石门乡职工宿舍楼下,总会传来这样几声吆喝声。随后,背上一天的干粮,马召团、卯熊、蒋学良等人便开上送水车到村上去了。
  每天奔走于各个山头、各个村寨,早已分不清身上的衣服是被汗水浸湿还是被一次次抢修水管时打湿,这就是石门乡水务工作者一天生活的真实写照。
 
喝水不忘挖井人
 
  拧开水龙头,干净充足的自来水从管道中流出,听着“哗哗”的水声,居住在石门乡的老百姓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由于地理特殊、气候恶劣,长期以来水资源匮乏一直困扰着这个偏远山乡。近年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等的大量启动,加之施工时无意间将深埋在地底下的供水管挖断,导致有时村民家中会莫名地停水,时常出现没水吃的现象,这可让石门乡的村民犯了愁。
  走进位于石门乡猴子岩水处理厂,笔者看到各种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马召团等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按操作流程进行安全用水进化处理。马召团是石门乡水务站的负责人,他告诉笔者:“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乡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乡共投资240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项目。”
  目前,石门乡已建成水厂一个,泵房六个,共覆盖农户5400多户2万余人,基本实现各村组自来水全覆盖。马召团他们每天除了到各村去排查安全用水隐患外,都要来厂里打水,确保供水正常。
  “自从有了自来水,我们都不用到很远的河边去挑水吃了,洗衣服、做饭、喂牲口也很方便了。”给我们引路的老大爷如是说。
 
水润民生产业兴
 
  全乡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以后,除了解决人畜安全饮水的老大难问题之外,还给石门乡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呢?
  带着疑问,在马召团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石门乡女姑村蔬菜基地、仰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在基地上,一根根如手指般粗的黑色管子吸引我们的注意。只见黑色管子并排从一根较粗的管子接出来,一直延伸到每一个大棚内,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这一根根管子下面每隔一小段距离都有一个小孔,用来把大黑管子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土壤里,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滴灌’,这样的管子在基地上随处可见。”基地上的负责人介绍说。
  这随处可见的“黑管子”,贯穿了石门乡产业发展大动脉。
  据悉,石门乡在解决人畜安全饮水后,大气规划,雄心勃勃,迅速推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头戏,提出了到2018年发展1万亩烤烟、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种薯 、1万亩中药材、2万亩经果林、2万亩草场的“111122”产业发展方向。
  截至目前,在石门乡观音山社区占地面积480亩百万蛋鸡集体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建成鸡舍2栋,投养蛋鸡10万羽、受益贫困户42户。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解决就业220余人,让420户贫困户受益。
  在女姑村蔬菜产业园基地,种植马铃薯种薯费乌瑞它1500亩,3月中旬早熟马铃薯将上市,可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人口220 人、帮助106 户贫困户、 400名贫困人口脱贫。
  在新民村仰天窝5100亩的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共有入股农户367户1669人,其中贫困户163户691人。基地上工作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和在基地上工作两种方式,一年有两份收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每个产业的壮大都离不开水,水已成为石门乡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坚实基础,在扶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战中迸发出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