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22

带动群众齐致富

作者:张怡 时间:2017-03-22 阅读:209


 带动群众齐致富
——记龙场镇格朵村党支部书记陈昌国
实习记者 张怡

  凝聚村支两委班子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寻找致富路发展新产业。
  8年多来,龙场镇格朵村正悄然发生变化,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村党支部书记陈昌国和他带领的村班子成员。
  “村民们都富起来是我们最大愿望”,陈昌国说。
 
◆勇于担当 做班子的“主心骨”◆
 
  2009年,陈昌国成为格朵村党支部书记。8年前,刚上任的陈昌国清楚地意识到,想要搞好村里的工作,带动全村发展,没有一个团结有威信的领导班子是难以推进工作的。
  思路决定出路。陈昌国确定了“团结班子、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排解民忧”的工作思路。
  在任上的几年里,他主动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建立了一个团结、务实的“村两委”班子。然后,他到老党员、老干部的家中走访慰问,走访困难群众,向老干部讨教取经,与群众促膝谈心。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严谨的调研报告,确定了格朵村“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解民忧、努力增收找门路”的发展思路。

◆踏实干事 做村民的“领路人”◆
 
  在陈昌国了解的民情民意中,修路是村民最大的愿望。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格朵村2014年以前的真实写照。
  因为路不通,村民们生产生活所需物资只能靠肩挑背驮运进家;学生出行困难、村民劳作不便,更不用提发展了。
  陈昌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2014年,陈昌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发动6个组的村民投资投劳,按照“一事一议”工作程序,启动6个组的组道硬化,全村都加入到了修路大潮中。
  在筹集资金时,陈昌国总是带头掏出自己不多的工资,为每个组捐钱,“我不属于任何一个组,但我是每个组的成员,作为村干部需要起一个带头作用。”为了修通公路斩断“穷根”,在陈昌国的带动下,自发筹资投劳在穷山僻壤里修起“希望之路”。
 
◆发展致富的“领头羊”◆
 
  2014年11月,陈昌国带领大家做起了小黄姜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15年末,格朵村凡从事小黄姜产业的农户,每户增收上万元。
  2016年,陈昌国又想到了“新路子”,带领大家干起了软籽石榴产业。刚开始时,村民不是很放心,陈昌国告诉村民:“你们不用出一分钱,所有的钱我想办法来垫付,只要大家相信我,等出成效之后你们再还给我。”
  陈昌国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咨询了解之后,他开始从河南郑州引进软籽石榴种,为了降低成本,让村民们的利益最大化,他跟进货商几经“周旋”,把价格控制在了最低。现在,软籽石榴在格朵村种植已达120亩,成活率达95%以上。
  格朵村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处贵州和云南的交界处,“从前我们很羡慕河对岸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干出了成效,河对岸的估计又倒过来开始羡慕我们了”,陈昌国笑着说,“我们的梦想是发展格朵村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