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白岩酒:藏在深山里的佳酿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7-03-23 阅读:282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38)
龙场白岩酒:藏在深山里的佳酿
本报记者 陈武帅

王崇永和他酿造的白岩土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桃花开处大丫口”。
三月的龙场镇白岩村大丫口,桃花烂漫,道路通幽,藏在悬崖上的村庄,空气里弥漫着白岩酒的甘醇香味。
龙场镇白岩土酒,因味道纯正、酒味浓香,醇厚绵长,回味无穷而享誉十乡八寨,是藏在深山里的佳酿。
70多岁的王小付,在白岩村酿了一辈子土酒,是名副其实的“老酒师”。
据王小付介绍,在白岩村,他家酿制白岩土酒的历史最长,从他的爷爷开始酿酒,如今已历四代,由于年纪大了再加上他老伴去世,如今酿酒的技艺就传承给他的儿子王崇永,王小付家是白岩村最资深的酿酒世家。
1987年出生的王崇永,如今已继承父亲王小付的酿酒衣钵。
王崇永前几年曾经在江西、内蒙古等地当煤矿工人,随着母亲去世,父亲渐老,为了照顾父亲和传承酿酒技艺,2015年,王崇永毅然返回家乡创业,开启他的酿酒生涯。
王崇永说,他家每月酿酒1000余斤,每斤售价在15元到30元之间,一年下来纯收入可达10余万元。
白岩村是一个悬崖上的村庄,但村里张家沟有甘甜的山泉水,山泉经过多层沙石过虑,流出来的山泉不受污染,酿出的酒清冽纯正。王崇永酿造的苞谷酒采用本地上好的苞谷酿造,再加上他有酿酒的不传秘笈,酿酒技艺高超,他家的白岩酒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
“我们的土酒完全用粮食和土酒药酿制,酿酒的水从山泉引来,苞谷是龙场本地出产的,不掺入一点工业酒精。3斤苞谷才能酿出1斤酒,每斤的零售价格在15元以上。虽然投入的成本偏高了一点,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价格虽比市场上其他销售的酒贵了些,但很多人喝过以后都会回头再买。”王崇永如是说。
王崇永介绍说,水源、原料、气候、工艺等是影响白酒品质的核心要素,在小酒坊如雨后春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的白酒有一席之地?从煮酒的第一天开始,为了保证酒的质量,王崇永对酿酒工艺格外讲究,收购原料、生产、出厂环节都要亲自进行把关。同时,他还从从梅花山请来专业的煮酒师指导煮酒,提升煮酒水平,提高了酒的产量,还使酒的味道更加醇厚,口感更好。
如今,王崇永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让白岩酒走出大山,做大做强酿酒产业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在白岩村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王崇永在工商局注册了白岩酒商标,并批量制作了白岩酒土罐盛酒,提高白岩酒的附加值。
无法规模化生产一直是土酒的困扰,白岩土酒大多是零星散卖,村民们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制约了白岩酒的发展空间。
如何销售白岩土酒,王崇永有自己的秘诀,他买来一辆皮卡车,运输酿造的土酒到周边城市酒店、餐馆销售,逐渐扩大白岩土酒的知名度。
不仅如此,王崇永还积极整合资源,把煮酒的村民团结起来。下一步他还准备提高白岩酒的品牌效应,把白岩酒和农村淘宝深度融合,让白岩酒通过线上线下两条道走出大山,让这藏在深山里的佳酿成为村民的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