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桥街道“1155”工作模式 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高潮
作者:余友耀 时间:2017-03-27 阅读:252
本报讯(通讯员 余友耀) 这个春天,陕桥街道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要求,工作围绕脱贫攻坚开展,项目围绕脱贫攻坚谋划,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薄弱环节,顺势而谋,乘势而上,按照“春季攻势”“一刻也不放松、一律全面压上、一寸也不让步”的要求,采取“1155”工作模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锁定一个核心目标。以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均达98%以上为核心,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日调度。
紧盯一户一档。将2014-2016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情况、享受各类政策情况、已采取帮扶措施情况、收入算账情况等一户一户梳理,印发给帮扶干部,让帮扶干部对贫困户所有情况清清楚楚,梳理制定帮扶措施对照落实,做到贫困户一户一户“过关”。
做到五个全面。全面精准对标。对2014年以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进行排查、摸清底数,找准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全面走访帮扶。全街道上下集力量,对所有贫困户全面安排国家正式干部全覆盖进行帮扶,以街道党政领导包村包户、街道干部包户、村(社区)干部包组包户的包保帮扶的工作机制;全面攻坚硬仗。强化统筹一切力量,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限期完成任务,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周汇总、月考核;全面营造氛围。强化政策宣传,各村(社区)、各部门深入到村、到组、到户召开群众会议,入户宣传惠民政策,发放惠民政策资料,利用公告栏、微信、短信、标语形式等,营造出了浓厚氛围;全面压实责任。严格执行《督查考核问责办法》,实行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站办所包村包户、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工作机制,与村(社区)同考核、同惩处,对工作不实、调度不力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村(社区)工作开展滞后,底数不清,业务不熟,进行村集体警示约谈,对干部走访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加大督查、严格考核、强化问责,推动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力的纪律保障。
实现五好目标。政策宣传好。充分引用新闻媒体报道先进典型,新做法、新成效,村(社区)及部门每周一篇信息在微信和短信平台公布,攻势期间全方位宣传好惠民政策、传递好党的“好声音”,书写宣传标语40余条、发放各类惠民政策资料3000余份、召开群众会39余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基础改善好。以水、电、路、房、讯、寨等为重点,加快农村路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危房改造、清洁能源、生态绿化、电网改造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好县委、政府安排关于机场、都香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的各项工作,配合好县机场办机场建设项目各项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工作。计划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建成验收投入使用。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0户,贵州民居建设865户;搬迁安置好。对搬迁到五里岗工业园区的45户253人,进行跟踪服务管理,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2017年计划搬迁的83户491人,做好思想意愿工作,采取帮助到园区先就业,后搬迁的工作方式,让搬迁贫困户搬迁就脱贫;产业发展好。对各村进行党建和农业调研,力争各村均有自己的产业,做到一村一品,全街道共计马铃薯种植25000亩,杂交玉米种植7560亩,常规玉米种植14600亩,夏秋蔬菜种植19200亩,秋冬蔬菜种植3000亩,其他蔬菜500亩,精品苹果200亩,核桃1300亩;作风改善好。通过党工委会3次专题调度和班子领导蹲点调研,各村(社区)、各部门干部思想更加统一,全街道78名干部均认真开展回访和走访。通过街道集中强化业务学习培训1次,并积极组织对各村(社区)干部参加县委党校脱贫攻坚政策培训,增强了干部业务能力。出台对各村(社区)干部、街道机关干部职工等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对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干部工作作风、业务水平、责任压实有了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