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建军:走在田间地头的驻村干部
作者:罗荣幸 时间:2017-03-28 阅读:225
三月桃梨开满山,阳春季节醒万物,整个大地呈现着春意盎然的气息。
在海拉镇有一位驻村干部,他叫卯建军,是威宁国土局派驻海拉镇红光村的“第一支书”。2016年4月前,他还是草原村驻村干部,后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调整到海拉镇红光村驻村。
红光村位于海拉镇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大约23公里,红光村一直以来是海拉镇最为贫困的村之一,这里生态环境脆弱,道路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憨厚老实,民风淳朴,当地群众主要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传统农作物生活,主要经济来源靠喂牛养猪或外出务工。
2016年3月,卯建军被派到红光村驻村,当初他也没想到会来到红光村驻村,但是现实不给他过多的时间思考,刚刚调整过来的他,恰好遇上红光村种植苹果树,由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砂石土质壤容易干旱,新种下去的苹果树如果不及时浇水,很可能枯死。为了保证老百姓种下去的苹果树能够成活,卯建军带着工作人员到补多小河拉水给老百姓浇苹果树苗。
“当时我们找车来拉水,陷在河沙地里面出不来了,喊车来拉,还没拉出就陷进去了,又喊一个车来拉,又陷进去了,连续喊了3个,才拉出来。”卯建军说。
卯建军来到红光村后,开始走村串寨访农户,进一步了解该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才能改变当地一直种植传统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让老百姓尽快走上致富的快车道。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红光村地形地貌,气候环境,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等。红光村隔着补多小河与秀水镇相望,这里海拔低,关照充足,日温差大,比较适合喜光喜热水果生长。于是他想在红光村沿着补多小河一带种植西瓜、地瓜等适合低海拔、喜光喜热的农作物,便开始着手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在卯建军的努力之下,红光村大石头组缪小全等愿意试种西瓜和地瓜,于是卯建军通过朋友在网络上购买西瓜种子和地瓜种子。为了鼓励老百姓更加有信心种植好西瓜和地瓜,他还给老百姓无偿购买了地膜和肥料,并亲自教老百姓种植的方法。“这个地膜拿给你们种瓜,肥料要少放,结合农家肥用,地要翻松,要经常到地头管理。”卯建军这样对老百姓说。
3月22日,卯建军开车把自己通过朋友在网络上购买的地膜、肥料、西瓜种子和地瓜种子送到红光村老百姓手中。他还对结对帮扶贫困户进行走访,在红光村新发组贫困户李朝庆家中,卯建军和李朝庆一家进行交谈,详细登记李朝庆一家的家庭人口信息,了解他们一家的经济收入来源,子女入学情况,家庭住房和饮水困难问题等。
交谈中,卯建军问李朝庆说:“你现在最想做的有些什么事?产业发展你觉得自己做什么比较适合?”
“现在的话我还是想把房子盖起,砖我都拉来了,就是还差点钱。”卯建军认真的在民情笔记本上记下了李朝庆的想法。
“我们驻村干部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帮助大家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卯建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