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28

新丰村:装上产业扶贫“新引擎”

作者:黄骄 时间:2017-03-28 阅读:223


   “大叔,坑再挖深点,苗放到坑里时要扶正,这样栽起的树苗成活率才会高。” 3月23日,在炉山镇新丰村矮化苹果种植基地,村主任陈昌军在指导村民种植苹果树时说。
  新丰村是炉山镇土地面种积最小的村,全村土地面积为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18亩,林地3270亩,牧地330亩,荒山荒坡1179亩,水域、其他用地和难用地303亩。
  “以前我们村的老百姓就靠传统的种植方式,种点包谷、洋芋之类的农作物,种一坡收一箩,根本就没有什么收成,苦一年下来勉强够一家人吃。去年来,我们开始转变思路,发展产业,主要种植苹果树和三膜马铃薯。”陈昌军说。
  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是关键。自全省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以来,新丰村村两委积极配合扶贫工作组深入贫困农户调查走访,了解群众发展愿望。经过走访了解,结合村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新丰村的发展方向,奏响了一曲精准扶贫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新乐章。
  “只有依靠产业发展才能从解决温饱走向全面小康,也只有发展产业集成化才能过上真正意义的幸福生活,所以在新丰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发展苹果种植成了首选。”新丰村村支部书记蔡昌均说。
  为了让群众改变这种传统种植方式,今年,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中,新丰村围绕发展特色经济种植行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当地农户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种植三膜马铃薯500余亩,矮化苹果800亩,花椒50余亩,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为当地老百姓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增收脱贫渠道。
  “我们新丰村300多户老百姓脱贫致富有希望了,以前一眼望去全是荒坡,什么也没有,可如今走出大门看见的是一垄垄三膜马铃薯和一排排茁壮成长的苹果树。”新村丰村村民邓大爷高兴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