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团伙网上诈骗 威宁警方千里破案
作者:陈武帅 张怡 冶付红 时间:2017-03-29 阅读:490
犯罪团伙网上诈骗 威宁警方千里破案
——威宁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案始末
记者 陈武帅 张怡 通讯员 冶付红
2017年1月24日,威宁公安局刑侦大队依法对河南省太康县籍李某发、王某可、王某婷、江某庆、李某蒋等执行逮捕。至此,一个跨省实施电信诈骗的团伙终于落入法网,犯罪团伙精心组织实施电信诈骗的始末也随之浮出水面。威宁警方上演了一幕千里追捕逃犯、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精彩历程。
★★爱好古玩,迷恋收藏掉陷井
今年55岁的张某某,家住威宁六桥街道,曾是威宁工能局一名离退休干部,退休后的他爱好古玩,迷恋上了收藏,还梦想着靠收藏发财。
2016年7月28日,张某某收到一条信息,自称是上海收藏协会专家的郭其海(李某发化名),有建党90周年纪念玉石和其它古玩,数量稀少,极具收藏价值,可以转手给他。
没过几天,张某某又收到一个自称叫廖兴伟夫妇(李某蒋化名廖兴伟、王某婷化名廖兴伟妻子)打来的电话,他们称是上海收藏协会会员,可以卖具有高价值的古玩。
张某某感到搞收藏发财机会来了,于是联系郭其海和廖兴伟购买90周年纪念玉石和一些古玩,对自己的投资发财深信不疑。
张某某从亲戚朋友处借债和加上自己多年积蓄,分四次打款共计79万余元给对方指定账号,购买了收藏品,梦想着靠收藏升值发一笔财。
对方也很“诚信”,如期寄来购买的收藏品,张某某视如珍宝,收藏在家里,待价而沽,他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其实他购买的是一些假货和次品,根本不值一个钱。
直到有一天,同样爱好收藏的朋友、亲戚来他家做客,谈起收藏话题,张某某激动地说自己收藏有好东西,升值空间很大,于是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观看。
搞收藏的朋友告诉张某某,他收藏的藏品根本不值钱,花79万元购买的藏品最多价值几千元。
张某某这才如梦初醒,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看到自己花巨款购买的藏品变成了“废品”,张某某心急如焚。
★★千里破案,辗转数省取证据
2016年11月1日,张某某急匆匆赶到威宁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讲述了自己受骗的经过。接到报案,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及时上报市公安局,并在11月2日成立代号1101专案组,组建刑侦队精兵强将破案。
通过侦查,专案组发现张某某汇款给对方的账号频频取钱,该账号在上海银行开户,在河南多地取款,基本锁定犯罪嫌疑人大本营在河南等地。
2016年11月8日,专案组从威宁出发,开始了千里突袭侦破的历程。
从11月8日至29日,专案组辗转上海及河南郑州市、周口市、偃师市、孟津县、商丘市、太康县等地调查取证。他们常常吃简单的泡面,住最便宜的旅馆,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犯罪嫌疑人很狡猾,每次取款都不是同一人,且每次取款都避开取款机摄像头的监控,我们分析犯罪嫌疑人应该是一个团伙,分工有序、作案手段极为娴熟。”民警介绍说。
在查找嫌疑人银行账号无果后(该账号用假名办理),专案组调取犯罪嫌疑人取款监控录像,依然一无所获。
这时,一个细节引起专案组民警的注意,犯罪嫌疑人在偃师市顾县镇银行取款后,有一辆奥迪车出现在取款的监控视频里,但没有看到车牌号。有多年侦查经验的侦查民警觉得,取款时犯罪嫌疑人和奥迪车同时出现不是偶然的,于是争取当地警方支持,对监控录像出现的奥迪车进行排查,最终锁定一辆车牌以豫A开头的奥迪车。
经过技术侦查,专案组查到该车辆所有人为李某发,并发现李某发经常和一个叫江某庆的来往密切,聊天内容多为收藏、古玩等方面的话题,有重大犯罪嫌疑。
经过20多天的连续侦查,专案组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大量诈骗证据,基本锁定了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
★★法网恢恢,诈骗团伙浮水面
一个以兜售古玩等收藏品名义实施诈骗的电信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2016年12月8日,专案组经请示上级领导后,决定组建一支集侦查、技术等为一体的8人抓捕小组千里奔赴河南对该犯罪团伙实施抓捕。
2016年12月17日22:00左右,在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广场一家叫欧蓓莎的酒店里,犯罪嫌疑人李某发像往常一样住进酒店,但他没想到等待他的是威宁警方和当地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
李某发落网后,在太康县公安局经过突审他交代了实施电信诈骗过程和团伙。
12月18日凌晨7点,专案组兵分两路在太康县另一家酒店抓捕犯罪嫌疑人王某婷和在太康县一家驾校学车的王某可。
随后,除了一个叫李某的犯罪嫌疑人仍然在逃外,犯罪嫌疑人李某蒋和江某庆也相继落网,1101号特大电信诈骗案宣告破获。
★★电信诈骗,精心组织连环计
这是一个精心组织的犯罪团伙,年龄在18岁至23岁,全是河南省太康县人,李某发和江某庆是团伙核心人物。
他们在河南省郑州市一花园小区出租屋里,购置了电脑、电话等办公用品,在李、江二人的授意下组织实施诈骗活动。
具体的诈骗过程是,李某发和江某庆把事先编好的文本和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个人信息发给王某可、王某婷、李某蒋等人,按照文本冒充成“上海收藏协会工作人员和古董收藏方面的专家”,通过电话、短信等电信手法实施诈骗活动。
他们分工明确,李某发冒充成收藏专家郭其海,江某庆冒充吴鹏珠,李某蒋、王某婷冒充成廖兴伟夫妇,王某可冒充成刘晓梅,李某冒充成陈永杰。他们谎称市面上有较高收藏价值的藏品,以交保证金和以次充好的形式骗取受害人的欠款,利用受害人的贪心进行诈骗。
这一犯罪团伙生活奢侈,长期租住在高档酒店,挥金如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抓捕时,警方共查获30余万现金和两辆作案车,一辆奥迪和一辆凯迪拉克轿车。
目前,随着威宁检察机关对该犯罪团伙提起公诉,一起通过电信诈骗的特大案件也尘埃落定。但电信诈骗的案件不会因此消失,奉劝广大市民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时多一个心眼,谨防电信诈骗犯罪实施诈骗。
相关链接: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警方提示,以下电信诈骗需防范: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出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电话索要银行账号和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账号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