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2017年 全国马铃薯大会现场参观点
作者:文兵 时间:2017-03-31 阅读:357
本报讯(通讯员 文兵) 今年来,威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各项重大部署,在组织谋划、项目规划、项目带动、产业实施、责任落实等方面精准发力,高起点、高标准打造2017年全国马铃薯大会现场参观点项目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高起点谋划。成立了由自治县委书记、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县长亲自带队到现场进行调度,找准重点强力推进,现场解决问题,建立了项目推进机制,县分管领导对参观点涉及的各个领域实行分点督导,全县上下形成了书记、县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合力抓,农业部门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强有力运行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推进现场打造。为确保参观效果,拟规划现场共涉及草海镇民族村、中海村,小海镇小海村、松棵村,双龙镇水潮村、大地村等3个乡镇6个村和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等区域,连片马铃薯面积28158亩。其中草海镇同心村平地262.5亩;草海镇中海村和小海镇小海村(中农发基地)10189亩;小海镇小海村和松棵村5111亩;双龙镇水潮村和大地村(实验示范中心)12858.5亩(其中平地5823亩,缓坡地及公路沿线7035.5亩)。
项目带动,高起点实施。大力实施扶贫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成果展示。建立马铃薯与精准扶贫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草海镇民族村、中海村,小海镇小海村、松棵村,双龙镇水潮村、大地村。用于贵州主要推广品种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共1.55万亩,主要展示品种有威芋5号、青薯9号、宣薯2号等品种。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机械化种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回收销售,100%地解决基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基地由境内12家马铃薯种薯企业参与指导实施,威宁特色农业产业服务中心、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土肥站分别对每个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基地品种纯度达98%以上、田间齐苗率达99%,田间整齐度达95%,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突出产业支撑,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坚持走马铃薯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马铃薯传统模式、培育新兴发展模式作为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快马铃薯精细化、规模化发展的着力点。建立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双龙镇水潮村、大地村,基地面积5000亩,主要展示马铃薯标准化种植。
强化责任落实,高标准保障。实行各参观点领导责任制,对每一个大会参观点明确挂点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所有参观点建设倒排工期,建设推进情况与责任部门的工作绩效、年度考核挂钩。完善各参观点定期调度制,县委政府每半月调度一次,由县委督办督察局对参观点建设进行全程督办。执行跟踪问责制。坚决查处破坏现场建设的人和事,对因职责落实不到位影响参观点建设进度的,严厉追查相关领导、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