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3-31

借得东风好扬帆

作者:黄骄 时间:2017-03-31 阅读:247


 借得东风好扬帆
——炉山镇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侧记
通讯员 黄 骄 

  阳春三月万物苏,千树万花竞争芳,乌蒙山区的大地山上,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在炉山镇溪街村艳红桃种植基地,百亩桃花争相怒放,一缕春风微微吹过,灿烂的桃花在风中飞舞,果农们看着漫天飞舞的桃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的气候好,我们村的艳红桃应该有好收成了,看现在桃花绽放情况,我家种植的6亩艳红桃,又有上万元的收入。”溪街村艳红桃种植户王四华给桃树打药时高兴地说。
 
借“三变”模式,发展特色产业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炉山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采用“合作社+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的方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植三膜马铃薯、苹果、生态茶叶、花椒、烤烟、小白梨、艳红桃等特色产业。
  “今年可界村采用‘三变’模式,引导村民种植三膜马铃薯260余亩,苹果700余亩。”可界村党支部书记蔡亮说。
  据了解,目前该镇共种植三膜马铃薯3900余亩,矮化苹果3000余亩,抚育茶叶1000余亩,花椒1000余亩,烤烟2000亩,艳红桃270余亩,小白梨300余亩,核桃1.25万余亩。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炉山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和群众发展意愿,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将政策向扶贫倾斜、项目向扶贫靠拢、产业向扶贫整合,重点从茶叶抚育、三膜马铃薯种植、花椒种植等方面,带领全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炉山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满仓说。
 
借干部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必先扶智 治穷必先治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炉山镇围绕“干部下去、项目落地、政策见效、活动推开”的工作要求,从镇直部门和各中小学选派9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遍访贫困户、遍访特殊群体、一线接访群众,看识别是否精准、看措施是否精准、看退出是否精准,查政策是否知晓、查政策是否兑现、查政策是否见效”的万名干部“三访三看三查”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遍访活动。
  全镇党员干部,绷紧弦、鼓足劲、跑起腿、动起嘴,以“起步就是冲刺、开战就是决战”的干事精神,对全镇全镇23个村(社区)2394 户贫困户进行遍访。根据走访和摸底调查情况,该镇对2017年脱贫人口制定帮扶计划,按照“科级干部5户、股级干部4户、一般干部3户、村干部1户”的帮扶计划,与贫困户结成对子进行帮扶。
 
借“十户一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俗话说:“全民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为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炉山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按照“进村组、进农户、进田间,增强感情、增加收入、增进和谐”的“三进三增”工作要求,积极动员帮扶对象通过“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社会管理模式和“村委会+合作社+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经济发展模式,发动群众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歼灭战中来,把有限的劳力统筹起来,鼓励农户将土地向生产能力强的农户流转,利用大户助小户、强户带弱户、富户帮穷户等帮带方式,共同管理,增收致富。
  “我们村今年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领20余户贫困户种植大蒜80余亩,预计每亩生产蒜薹500余斤,大蒜3000余斤。”乐溪村党支部书记龙万禄说。
  “采用‘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模式有效地把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全面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村事村管、民事民办,更好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共同小康。”炉山镇党建办主任李训江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