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上好学
作者:洪波 陈妙妙 时间:2017-04-01 阅读:204
搬出大山上好学
——威宁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零门槛”就近入学侧记
通讯员 洪 波 陈妙妙
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以来,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随迁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县教育局早安排、早部署、早启动,积极主动地与五里岗街道和移民局负责人联系,切实解决移民学生上学面临的各种困难,让移民子女高高兴兴入学,平平安安学习。
目前,450名学生已顺利转入九三中学、五里岗小学、棒木小学就读。
一
星期一早晨,春光明媚,五里岗街道中小学里的同学们或在操场上参加大课间活动,或在教室里高声诵读课文。
在这个看似寻常的新学期里,五里岗街道的中小学却有了新的变化。五里岗小学四年级二班的李冯缘、夏贤两个同学,年龄相差近三岁,他们之前素昧平生,分别在小海镇迎光小学和幺站镇小学就读,但从2016年底,随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陆续搬迁入住到五里岗安置点开始,崭新的生活也让他们成为了同窗。
何柏玫是九三中学八年级的新转学生,她刚从羊街镇第二中学转学过来,原先她的家距离学校有二十多公里,因此只能在学校寄宿,平时回家不方便不说,遇到需要和家长沟通的问题更是难解决。最近搬到新家换到了新学校以后,她显得很高兴。
“新学校很好,老师对我很关爱,同学们对我很热情,很快地我就适应了这里,这里离家里也近,所以我没有住校,这里学校很大,老师每天都会问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都会细心地给我讲解。”何柏玫高兴地说。
在五里岗街道的几个学校里,像李冯缘、夏贤、何柏玫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2016年底,全县搬迁入住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340户,入住人口6816人,今年新学期开始,到五里岗街道辖区就读的小学生989名、初中生488名、高中就读83名、幼儿入园216名、职校就读16名。
二
搬迁户搬入以后,为了使大家住得安稳、留得下来,县委、政府与各相关单位部门在各方面都积极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搬迁户的就业问题上,更是大开绿灯铆足了劲全力以赴。同时,为了关心随迁的孩子们,保障他们入学,并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里很快地适应,县教育局、五里岗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以及涉及移民搬迁子女入学的九三中心、五里岗小学、棒木小学三所学校,前前后后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随着全县扶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号角的吹响,教育脱贫、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成为了政府、民众关注的焦点,以往很多搬迁入学户口、学籍、生计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许多家长都有些望而却步,然而,在威宁五里岗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居住点,孩子们上学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所有入学手续。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很简单,只需要一张小小的房卡而已。学校均实行一卡通办理入学制,搬迁农户只需要携带新居房卡到相关学校登记信息,就可以成功办理新的学籍,当即入学。
县教育局积极采取整合好教育资源,调配好教师等措施,为移民子女就读开辟“绿色通道”, 一视同仁、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提供“一站式”服务,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在第一时间内安排移民学生进校,进班就读,并从速办好转学手续,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顺利入学,切实维护了学生的权益,妥善安置好每一名学生,同时要求学校和教师对移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强化家校联系,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关爱行动,积极组织他们参与活动,使移民学生迅速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
“县里和教育局已经为我们学校配备了600多套崭新的课桌椅,给我们搭建了150多个平方的活动板房,我们学校的条件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的移民搬迁子女的就学问题,我们学校还专门成立移民搬迁子女就学工作小组,由专门的老师来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报名工作。”五里岗小学校长舒成方说。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进得来,学得好。五里岗各中小学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如何适应环境,更好学习的详细方案。在五里岗小学心理咨询室,学校老师正在为新入学的小学生做心理辅导,这是这两周以来学校每天都在做的工作。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求科任老师有针对性地对新入学的孩子们进行单项学习辅导,在棒木小学新来的43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中,学校特意安排教师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对了解的情况逐一进行分析,在充分掌握学生家庭、生活等方面情况的同时,也为他们规划了新的学习方案。
九三中学副校长张广说:“为了能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校在各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比如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安排部署专门的老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对学生存在困难进行及时帮助。孩子们通过心理辅导,学习辅导,深入沟通,能更快地打开心扉、融入环境、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