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十户一体”抱团发展见成效
作者:况清 时间:2017-04-10 阅读:267
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石门乡以“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管理模式“激活脱贫细胞、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
自石门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来,按照“两年变面貌、三年见成效、五年达目标”的总体要求,该乡紧紧围绕“3222”发展目标(即用三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4年5883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增幅超过20%,达到1万元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用两年时间实现贫困农户脱贫摘帽,全面消灭“空壳”村;用两年时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网络、寨寨通循回路等基础设施全覆盖;用两年时间实现民生彻底改善),以 “五个一批”为抓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以“111122”为产业发展方向(即到2018年,发展1万亩烤烟、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种薯 、1万亩中药材、2万亩经果林、2万亩草场),着力打造“581”工程(即一年不同类别的土地亩产值分别要达到5000元、8000元和10000元),推动石门乡由精准扶贫向精准小康跨越,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用好外力、激活内力,因地制宜探索党建扶贫新路子,实现石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在决战脱贫攻坚进程中,以村民委员会为主导,依托自然村寨建立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简称“自管委”),自管委下建立“十户一体”,形成了“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管理体系。整合了资源、凝聚了人心、发展了产业。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把10户左右居住相邻、便于管理、技能相似、产业发展愿望相同的农户捆绑成一个自管自治的共同发展主体,设社会管理型和经济发展型两类“十户一体”。由“自管委”组织实施,组建“十户一体”联产业,通过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外部帮扶措施和内部强村带弱村、强户带弱户、富户帮穷户等帮带方式,让农户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共同致富。同时鼓励和支持“十户一体”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能等入股或领办合作社,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交通运输、建筑家装、电子商务等产业,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达到抱团发展、抱团脱贫的目的。
在该乡女姑村蔬菜产业园基地内,自去年11月份以来,依托“村委会+合作社+十户一体”的模式,种植了马铃薯种薯费乌瑞它1500亩,基地解决了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人口220 人,基地里生产的早熟马铃薯上市后,将帮助106 户贫困户、 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在该村“十户一体”养牛场内,三级自治模式的作用凸显,这里原本养牛的家庭,至少需要1个青壮年劳动力在家“专职”喂牛,而如今,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只需要留极少一部分来负责在场里看管,其他剩余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就近外务工,增加了捆绑在一起的10个家庭的经济收入。
“以前我们不管是种粮食还是喂牲口,都是靠人背马驮,自家干自家的”一位喂牛的群众笑呵呵的说,“现在好了,有了自管委,十户一体,我们喂牛也轻松了许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目前,该乡已组建“十户一体”486个,覆盖5448户20613人。初步实现小事在“十户一体”内解决、急事在“自管委”内解决、难事在村委会解决。
“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村级自治体系改革,进一步缩小了管理半径,倾听了群众呼声、了解了群众诉求,打通了管理神经末梢,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和维护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强化了民主意识,形成“村支两委揽全局、自管委成员挑重担、十户一体齐参与、人民群众做主人”的基层组织自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