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作者:本报评论员 时间:2017-04-10 阅读:176
当前,全县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如何创建全省党建扶贫工作示范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奋发有为的行动,以“三进三增”“三级自治”“三变改革”“三支队伍”“三管机制”“五个三”为工作载体,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选优配强班子。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依据,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干部考核中体现“党建扶贫责任导向”,考准考实干部脱贫工作业绩,重用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打造一支过得硬打胜仗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去寻找人才,真正把那些素质高、党性强、作风好,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农村基层组织优秀人才和致富能手选出来,帮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建强基层组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村的改革要靠基层党组织来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靠基层党组织来组织,村容民风的改变要靠基层党组织来保障。党的扶贫开发政策,需要他们一家一户去宣传,党的各项扶贫任务,要靠他们带领群众一件一件去落实。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三级自治”“三变改革”“三管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全面实施“强基固本”八项行动,强化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贫困村干部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员结对帮扶,支持党员领办创办致富、带富项目,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要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确保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群众夸。
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形成优良作风。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全县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要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形成脱贫攻坚的优良作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进三增”活动,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全县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全县党员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搞扶贫,立下愚公移山志,把党建扶贫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求真务实抓扶贫,扶真贫、真扶贫,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一一落到实处,实打实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和实事。全县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群众充分发扬凝心聚力抓落实、苦干实干抓落实、攻坚克难抓落实、勇于争先抓落实的精神,向贫困发起总攻,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发展升级版,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