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4-13

用好退耕地 栽上“致富林”

作者:李欢 时间:2017-04-13 阅读:225


 用好退耕地   栽上“致富林”
——威宁8万余亩退耕地发展苹果产业小记
记者 李 欢


  阳春三月,走进牛棚红旗村,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村里每家每户都在忙着种植苹果树苗。
  “这个要这么剪,剪一个斜口,离着芽头一小点,用白乳胶来抹上,天气热晒了也不会干,这些侧枝要留着,不要剪掉,剪掉后长了散不开,今年发出来的就没这个长得快……”牛棚镇果技员李才敏正指导村民陈芝花栽种苹果树。
  2017年,牛棚镇规划苹果苗栽种涉及10个村,栽种面积是1万8千多亩。
  村民陈芝花10多亩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将全部种上了政府免费发放的苹果苗。
  “我家10多亩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将全部栽种苹果树,现在已完成3亩,一直以来,坡耕地只能种植包谷洋芋,收入不高,今年政府组织种植苹果树,我们都很支持,栽种果树后也不影响现在种庄稼,三年后挂果,我们土地的收益将会大大增加。”陈芝花介绍说。
  记者从牛棚镇林业站了解到,该镇2017年规划种植的任务是18600多亩,涉及的村有10个村,涉及农户3400多户农户,涉及人口将近14000余人,涉及贫困人口240人,到目前完成栽种1万余亩。
  为了能使规划种植的任务顺利完成,牛棚镇采取农户自行种植和公司流转土地种植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司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种植,另外一种就是农户自行领苗自行种植,政府和相关单位包村指导管理。
  为了提高农户栽种的苹果苗存活率高,牛棚镇政府还统一聘请了20名当地懂种植技术的村民为果技员,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苹果苗,让老百姓懂得定杆,修枝、拉枝这类型的技术指导、技术管理。
  据了解,牛棚镇今年种植的苹果苗品种为红富士,并且全部采取矮化密集种植,该种植模式除了栽种苹果苗以外,在未挂果之前当地群众还可以在进行矮杆农作物。
  牛棚镇林业站站长范召会告诉记者,当地主要采取矮化密集型种植,4米的行距,1.5米的株距,4米的行距足够群众当年种植农作物,比如说洋芋、烤烟、绿肥和万寿菊等,在苹果树为带来收益前,帮助给群众增加收入。另外,种植农作物还可减少地块的板结,对苗木生长也有益处。
  “今年栽种的苹果树要三年后才能挂果,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套种作物,减轻未收益时的投入,等以后苹果树有收益后,丰产时每亩能达2-3万元的收入,远远超过目前种植烤烟及其他作物。”范召会介绍说。
  时下,除牛棚镇正在栽种苹果外,黑石头镇开厂村村民正在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栽种苹果9000余亩;猴场镇栽种精品苹果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龙场镇河块村村民正忙着种植苹果树……威宁苹果产业涉及黑石头镇、猴场镇、迤那镇等13个乡镇,正忙着抢抓栽种时机。
  一幅幅抢抓春季经果林种植的画卷在威宁大地上展开,2017年全县退耕还林地上栽种8.08万亩苹果的任务即将在4月中旬完成。
  据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威宁2017年的8.08亩苹果种植地,全部为退耕还林项目,共涉及涉及到13个乡镇,贫困户是1120户。
  “威宁今年种植苹果苗的乡镇,是林业局组织实施的退耕还林项目,种植的土地都是25度坡耕地,种植传统农作物产量和收益都不好,种植苹果苗不仅今后能够增收,还能够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的补助政策,每年每亩补助240元,共补助5年,总共是1200元。”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辛峥嵘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