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4-17

致富路上“夫妻档”

作者:记者 陈武帅 马召凤 卯龙艳 孔雄 曹桂梅 时间:2017-04-17 阅读:280


   在东风镇采拖村,有一对夫妻在创业路上相互扶持、风雨相依,在各自的行业做出骄人的成绩,成为拖洛河畔妇孺皆知的“致富明星”。这对致富路上的“夫妻档”,就是妻子钟明翠和丈夫李大勇。
 
钟明翠:土酒出山“推销员”
 
  听说采拖村有个叫钟明翠的致富女强人,她拥有自己的土酒厂。这是这次采访的一个惊喜。
  说是惊喜,在于采拖村原本是一个偏远的寨子,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村庄居然有酒厂。其为惊喜之一。
  惊喜之二,采访过许多小作坊酒,要么不成规模,要么销路受阻,而钟明翠的土酒不但销量好而且规模大。
  钟明翠是东风镇人大代表,她的土酒厂用彝语起名为孜莫格尼土酒厂,汉语意思是吉祥如意土酒厂。土酒的商标叫阿蒙也,也很有诗意。
  钟明翠说,她的奶奶就是一位老酒师,她算是继承了奶奶的衣钵。
  2011年,钟明翠夫妇从煤老板转型成为酿酒师。这是因为经历多年创业的钟名翠夫妇觉得,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注定要被历史淘汰。采拖村竹根水酿造的土酒甘醇绵长,口感极佳。钟明翠和丈夫商量,于是决定把采拖土酒推销出去。
  要办酒厂,必须先办证,钟明翠为了办土酒厂生产许可证,一年跑了贵阳无数趟终于办好了证。从小看着老人酿酒的钟明翠酿起酒来轻车熟路,一切进行得很顺利。
  “土酒生产需要很多工序,焐热、蒸熟、发酵、翻装、烘烤,最后才是烤出的土酒。”钟明翠介绍说。
  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钟明翠的土酒全用土酒罐包装,叫东风土酒。还有用刺梨泡制的叫刺梨土酒。
  钟明翠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品质好,钟明翠的土酒远销广西、四川等地,全部采用订单式采购,要多少卖多少。
  如今,钟明翠的土酒每月可销3吨以上,每市斤从30元到60元不等的价格,年纯收入可达几十万元。
  钟明翠说,土酒窖藏的时间越久越香,价格也越高,现在她家窖藏土酒最长时间有5年以上的。
  钟明翠的土酒厂解决了10余人的就业,每人工资收入在2000元以上,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有赤水河的酒家想高价从我手里收购土酒去冒充茅台镇的酒,但我不愿意,我要把孜莫格尼的品牌做大做强。”这是钟明翠的目标。
  因为创业的成功,钟明翠还是东风镇的农民讲师,她给村民传授自己的酿酒技艺。
 
 李大勇:一个猪馆的创业史
 
  44岁的李大勇是钟明翠丈夫,创业路上他们夫妻俩风雨相依。
  李大勇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们夫妻俩带领下成立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取他们名字中一个字叫翠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翠乃钟明翠,勇是李大勇。
  2010年,由于生猪市场价格暴跌,李大勇喂养的300余头猪,仅以6元每市斤市场价销售,亏了一大笔钱。
  2012年,在妻子钟明翠帮助下,李大勇不甘心重拾养猪的信心。这一年养猪行情大好,李大勇赚了几十万元,终于扳回本钱。
  李大勇是一个猪倌,喂养生猪他有一套独到的本领。小时候,李大勇就喜欢喂猪养鸡,慢慢地摸索出怎么让猪仔长膘的办法。
  如今,李大勇喂养的猪防疫、饲料等等都是他亲力亲为。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李大勇还招聘村民帮自己喂养,解决了10余人就业致富。看到李大勇夫妻靠养殖致富,许多村民纷纷前来学习技术。李大勇不但毫无保留教授养殖技术,还为村民提供能繁母猪,帮助村民销售出栏的肥猪。
  采访时,李大勇正在给自己300余头生猪栏喂食。他说今年生猪价格行情看好,他的肥猪正在待价而沽,一年纯收入几十万元不是问题。
  “生猪一般7个月就可出栏,现在我的养殖场有18个能繁母猪,300余头肥猪,年收入不下20万元。”李大勇高兴地说。
 


李大勇夫妇酿造的土酒





钟明翠在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