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信用联社金融服务助力石门脱贫攻坚
作者:高胜利 袁锐 时间:2017-04-20 阅读:380
威宁信用联社金融服务助力石门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高胜利 通讯员 袁锐

金融精准扶贫“特惠贷”现场发放贷款

女姑村开展“金融夜校”知识宣传

威宁联社受毕节圆梦儿童公益基金会委托,向石门乡捐赠15万元。

开展“金融夜校”宣讲活动

金融精准扶贫“特惠贷”现场发放贷款

女姑村开展“金融夜校”知识宣传

威宁联社受毕节圆梦儿童公益基金会委托,向石门乡捐赠15万元。

开展“金融夜校”宣讲活动
石门乡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最为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的“贫中之贫”和“困中之困”,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
目前,全乡共有贫困村14个,在4875户农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30户,贫困人口8914人。
2016年,威宁信合联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石门信用社调研的嘱托以及省联社理事长宋锐在金融精准扶贫和对石门信用社工作的具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省联社“三做实一保障”的要求,结合自治县委政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石门精准脱贫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扎根深山,带着感情和责任扶贫,多措并举,强力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在石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统计,2016年,石门信用社各项存款8483万元,较年初上升40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0.5%,完成目标任务的335.8%。各项贷款5363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较年初上升264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7.2%,完成目标任务的176.2%。需建档立卡贫困户1913户,已建档1913户,建档面100%,已累计发放“特惠贷”837户3086万元,获得率达43%。
▲强化组织保障建设 增强金融脱贫力量
威宁信合联社制定了石门乡脱贫攻坚金融服务行动方案,成立石门乡金融扶贫行动队。建立以理事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分别挂帮,机关职能部门挂帮到村,石门信用社挂帮到组、员工挂帮到户的工作机制。
2016年初,县联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脱贫攻坚活力,围绕“威宁要脱贫,我该怎么做”主题竞职演讲,选拔任用了一批年轻干部队伍到基层,夯实脱贫力量,现在的石门信用社任主任的黄胜就是在这次竞选后到石门工作的。
为进一步增强石门极贫乡定点脱贫包干攻势,增强战斗力,县联社为石门信用社配齐了班子,配了副主任、大堂经理,选派年轻员工,注入了队伍活力,增强脱贫攻坚战斗力。
▲强化金融夜校宣传 推进思想扶贫先行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县联社通过全面开展“金融夜校”进村入户宣讲,帮助贫困户算收支“明白账”,送脱贫“致富经”。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户“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培育懂市场、懂产业、熟悉金融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户运用金融工具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已召开金融夜校82场次,惠及18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6500余份。
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打造“石门金融信用乡”
通过实施信用工程建设,重点打好信用乡镇联姻金融扶贫这张牌,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支撑。
2016年来,已为4455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建档面100%;评定信用农户4455户,评级面100%,授信31627万元;创建信用组71个、信用村12个,有效降低贫困户贷款的门槛和成本。
2016年12月,成功创建石门金融信用乡,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优先给予建档评级授信,及时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提高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财政贴息补助等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真正的“政策红利”。已为1913户贫困户建立经济档案,占应建档贫困户的100%。同时制作精准扶贫“特惠户”标识牌,让特惠政策家喻户晓。
▲延伸基础金融服务 改善支付结算环境
进一步提高“村村通”使用率,加快网银、手机银行等现代支付结算工具推广力度,拓展支付结算渠道,缓解柜面业务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村村通”100℅的活机率。
在原有“村村通”便民服务点的基础上,在石门乡女姑村创新推出普惠金融服务站。目前已建成普惠金融服务站14个。通过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享受自助存取款和消费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石门乡共安装信合“村村通”15台,交易笔数45938笔,交易金额3843.18万元,为贫困户节约往返成本费用约138万元。
▲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实施金融精准扶贫
“种植烤烟收益大,但投资也大,以前都是小规模种植,今年在县联社的帮助下,我获得‘特惠贷’5万元大规模发展烤烟种植,今年的烤烟收益肯定会很大。”石门乡年丰村贫困户熊万忠高兴地说。
县联社积极对接石门乡产业发展规划,掌握信贷资金需求,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撑点,加大支持烤烟、优质玉米、油茶、丹参等种植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种养殖大户,乡村旅游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支柱产业和民生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以点带面,重点打造。结合石门乡“五个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重点扶持。2016年,县联社向威宁海兴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用于扩大石门乡精准扶贫百万蛋鸡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带动石门乡观音山易地扶贫搬迁点4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通过探索“三社”联动融合发展模式,在信贷投放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解决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后经营管理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帮助高潮村贫困户李正高贷款5万余元,用于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生产经营和分红。
县联社结合“十户一体”抱团脱贫的发展模式,重点支持能人大户带动发展,有效解决小产业发展信贷资金需求。今年,帮助女姑村六组农户邓书林贷款8万元,用于参与村自管委“十户一体”产业发展经营管理。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按照网点标准化建设要求,县联社重新对石门信用社营业办公用房进行选址,现已完成土地选址,进入建设前期准备阶段,力争在今年6月30日前投入使用。
通过完善现有网点员工食堂、澡堂、宿舍等配套设施,“职工小家”建设,为员工营造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员工主动申请留下来服务石门。
深入推进党建扶贫 架起结对帮扶“连心桥”
通过联社制作精准扶贫作战图,以联社党委作为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以石门信用社为作战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合力助脱贫。
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向女姑、团结等贫困村派驻金融支书(主任助理)5人次,同时定期对帮扶对象进行遍访慰问,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
目前,已开展结对帮扶48户,走访144余次,送去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公益事业投入
积极组织公益活动,认真开展关注弱势群体、贫困留守儿童、教育医疗、扶贫济困等活动,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感恩之心。
同时,免费向石门乡贫困户发放“贵州农信”春联,受毕节圆梦儿童公益基金会委托,向石门乡捐款15万元,用于帮助贫困及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