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4-20

兔街镇科学套种助推扶贫产业增产增收

作者:柳勇 时间:2017-04-20 阅读:205


   本报讯(通讯员 柳勇) 值此春耕时节,兔街镇人勤春更早,走进兔街可以看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田园风光。走进村寨可以感受到热情、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田间地头,村民们春耕生产的激情像六月天的太阳一样火辣,处处是耙地、播种、插秧的繁忙景象。
  此时更是种植竹柳的最佳时机,兔街镇有广袤的土地,环境适宜,是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的最佳区域,现如今,高原村村民根据油牡丹在林间生长的特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在油牡丹基地套种竹柳1000亩和绿肥、牧草1000亩,既是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又是对山地农业的一次转型升级。目前,1000亩竹柳种植工作已圆满完成。
  “套种竹柳,既可以满足油牡丹半遮阴的需要,竹柳本身又可以用作造纸和木材,一颗木材可以卖到100元左右,一亩土地可以有2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高原村党支部书记王显能高兴地说,在油牡丹基地里套种竹柳、牧草、绿肥,每一种作物都有自己的使用价值,牧草和绿肥可以为养殖业提供草料。这种间作套种既可以实现产业链的无限延伸,又可以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兔街镇抢抓产业扶贫的难得机遇,通过排查摸底、调研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发展瓶颈,以问题为导向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着力治贫、着眼发展、主攻贫困、普惠民生。去年年底兔街镇积极向上级争取到1000亩油牡丹项目支持,在高原村进行规范化种植,此项目受益贫困户达100户400人以上。目前油用牡丹的成活率在95%以上,长势非常喜人。
  “感觉心里面说不出来的高兴,心里面热乎乎的,希望太大了。”高原村村民李光慧高兴地说。兔街镇每发展一项产业都要对地块进行精心的整治和调研,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高产高效作物。技术人员对种植技术的系统培训更是少不了,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知识的讲授,让村民能获得一技之长,有力助推新型产业在大山里落地开花。
  除了发展油牡丹、竹柳种植以外,兔街镇还种植万寿菊3000亩,种植有机烤烟15000亩。下一步,兔街镇将结合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发展“十户一体”,推动“三变”改革,确保脱贫攻坚的目标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