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02

苗族故乡“丽阿娜”等你来

作者:岳刚 杨东 时间:2017-05-02 阅读:309


   大街乡兴隆村,苗语“丽阿娜”,苗族集居地,位于威宁县城北部45公里处,与羊街镇接壤。丽,河流;阿娜,源于苗族迁徙地妥哲地阿娜。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兴隆村的苗族同胞们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漂亮的服饰,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还有丰富形象的故事传说,有趣的民间活动,许多保存完好的原始生产生活用具成了民族悠久的历史符号。
  农历五月初五是苗族一年中最具特点的传统节日“花山节”或“踩花山”,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同为一天。苗族同胞婚姻自由,恋爱自主,求婚时节一般为古农二月初,商定结婚时间为古历七月初,结婚时辰取古历冬、腊月或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之前。婚礼日,女用单日,男用双日。
  苗族的蜡染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苗绣颜色艳丽,针脚细腻,一幅绣品,常综合运用几种针脚,搭配近几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来完成。
  狩猎。苗族先民主要以捕猎维持生活,与野兽搏斗以保人身安全。远古时期捕猎工具主要是木棒、石器、刀矛,后又发明弓、弩、箭、地套、夹脚板、石榨板、两木夹、收口网、地电弩、见血封喉、放毒等十余种狩猎工具和药。根据动物的鸣叫声和活动特点,采取口哨引来法,伪装隐捕法,原路捕获法、跟踪追击法、关口暗捕法、声东击西法、获儿引母法、获母引公法、窝坐擒法、伤畜放毒法进行捕猎。猎物分配是主获者得头,其余不论,老少见者有份。现在野兽少,仅在每年正月初一后上山作娱乐性狩猎以保持习俗。
  现在,苗族还保存有芦笙、织布机、弩、石磨、蓑衣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生产生活用具,这些用具不仅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日常用品,而且工艺讲究,式样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一些工具和用具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了历史的见证。
  据了解,大街乡正在通过弘扬“丽阿娜”民俗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南大花苗的历史文化,展现“丽阿娜”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其为中心将集镇逐步打造为独具特色的“苗族风情园”,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助推脱贫攻坚。
  “丽阿娜”在等着你的到来!
 

喜酒


拦路敬酒


织换衣


哨曲


牵带线


射弩



狩猎



捻毛线


上围边


垒营盘


纺麻线


染淀


绩麻


丽阿娜放歌


唱苗歌


芦笙舞


染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