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03

哈喇河两青年返乡创业 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

作者:任政新 时间:2017-05-03 阅读:326


   本报讯(通讯员 任政新) 在外面闯荡了几年,还是觉得家乡好,喜欢家乡那片热土地,哈喇河镇海外村张才隆、闸塘村王超有着一致的想法。
  张才隆之前一直在黑石头镇做生意,王超在广东深圳打工,都觉得在外打工,离家远,又不能照顾家里。2016年,张才隆成立“威宁县财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葱苗的发展前景很好,价格又高、没有什么病虫害、容易种植,于是,决定和家住哈喇河镇闸塘村的王超共同种植小葱。
  2017年3月,哈喇河镇在海外村建立“自管委”,张才隆顺利被村民们选为自管委主任,从此,张才隆托起了“自管委”所有村民的脱贫致富梦。
  张才隆从小就有为家乡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如今,他担负起了“自管委”的主任,更没忘记自管委所有村民的发展致富,租村民的土地,让贫困群众在基地打工挣钱。
  在基地里打工的精准扶贫对象刘群美说:“我们每天在基地里打工,一天60元,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里,把土地租给他们,还可以收取租金,感觉日子一天一天好过了。”
  在给村民出谋划策的同时,已有不少的人不理解,认为他们是“疯子”,好好的土地不种包谷、洋芋,却要种小葱,那么多小葱,谁会买?一时间给他俩打击不小,明明是很好的项目,带动村民发展致富的好路子,却不被别人认可,但这也没能阻止他们二人的最初的梦想,继续干,而且要大干。
  在基地内,每天有10多位工人在基地里干活,大家既干活又摆摆“龙门阵”,心情极好。
  在帮助家乡父老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张才隆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如今已是一名预备党员。
  据了解,在基地里打工的有6户精准扶贫对象,种植小葱面积有100余亩,小葱成熟后销往安徽、广西、上海、江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