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
作者:谢娟 时间:2017-05-04 阅读:386
童童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很内向。那是初春的一天中午,冷冷的,孩子穿得很厚,躲在母亲背后,看到其他小朋友画画,他悄悄伸出脑袋偷瞄一眼,发现我在关注他,立刻又躲到后面去。
他母亲跟我交流几句,我大概了解了他的情况,走过去,伸出我的手,离他很近,却不碰到他,轻轻地问:“小朋友,我们握握手好吗?”他有些迟疑,我静静地等着,看看他的眼睛,再看看他的小手,我发现他的眼神也在我的脸和手之间游走,我继续耐心地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脚有一点麻木,但我想,或许我只需要再坚持一分钟,就会得到我想要的回应。终于他伸出了右手,放在我的掌心,我握住他,然后跟他说:童童,你是我见过最安静的小孩,你很适合画画。
他听了这句话,眼睛突然亮起来,我拉着他走到画桌边,让他坐在椅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两本画册,都是之前学生画的,我说你慢慢看,我去看看其他小朋友,你找出你最喜欢的画来,好不好?他看着我,点点头,眼神真诚极了!我感到欣慰,从来不跟陌生人说话的孩子,竟然愿意跟我眼神交流,哪怕目前为止,他也还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话。
童童是画室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乖的,每天两个小时的课,中途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别的小朋友玩得很嗨,插上音响,大声地唱,甚至在钢琴上与键盘玩起敲打游戏,而童童从不去玩闹,要么静静地坐在画桌前欣赏画册,要么手捧一杯水安静的喝,我感觉他安静得太让人心疼,又感觉无能为力,只有上课时,尽量关注他,多跟他眼神交流,我发现,缄默的孩子画画很有天赋,他对线条、色彩、结构的领悟出乎我的意料。我突然发现,原来安静是上天赐予童童最好的礼物!
每天十点上课,童童总是九点半就到画室,到了画室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闹,安静的坐着,手里总是拿着水果吃,小朋友给他要,他也不给,我一开始觉得这孩有些自私,有些内向,不太愿意与同学交流,但是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这一天早晨,我正在画画,童童妈妈因为有急事,就提前把孩子送来,我给他买了早餐,我们一起吃,我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油条的时候,童童突然喊我:“老师,你吃油条的样子好像我妈妈,一大口一大口的,哈哈哈……”他笑的很开,这是我第一次见童童有这么大的情绪表现,当时被惊到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半晌,才恍惚地说:“童童,你是在跟老师开玩笑吗?你不觉得老师这样吃油条更像老虎啊?”说完,还模仿老虎的叫声和动作,童童笑得前俯后仰,那一天,童童似乎被安上了自嗨模式,总是傻呵呵地笑。
让我最感动的是第二个星期六早上,童童一大早就过来了,他妈妈说,这个星期童童天天都在盼着星期六,昨晚上就一直念叨,要来画画了,我蹲下去摸摸他的头,他竟然学我的样子,伸手摸我的头,还揉揉我的头发,然后笑哈哈地说:“老师,你头发乱了,嘿嘿……”我也不以为然,乱了更好看呢!突然他转身,从妈妈手里拿过画夹,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画,画上是一个正在吃东西,嘴巴张得大大的,嘴里填满食物的女人,旁边是一个小孩子,眼睛眯成一条线,我突然想到上个星期的场景,感动极了,我把童童抱在怀里,他竟然不抗拒。
后来,童童伸出手递给我一颗葡萄,我问他,为什么给我葡萄,他说今天想画葡萄,我一开始以为他是想拿葡萄给我吃。那天那堂课孩子们表现很棒,因为童童给每一个同学带了一颗葡萄,孩子们先触摸葡萄,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再画在纸上,当我看到一颗颗晶莹的葡萄跃然纸上,我的心顿时融化了,是如此的感动,这孩子会分享,有想法。
童童来到画室后的变化远不止于此,除了课堂上表现良好,从一开始只愿意跟我一个人说话,现在,他会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玩耍,在评价小朋友的作品时,童童也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连他的妈妈也说回到家后,童童也不再像原来那么自闭,跟着外公外婆做游戏,也愿意跟邻居家的小孩子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他的妈妈特别惊喜孩子的改变。
绘画的真谛原来就是这样,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境,我想,只要你愿意静静地守护着,等待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会盛开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