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农民的美丽“新买卖”
作者:李云侠 岳刚 陈巧 时间:2017-05-04 阅读:998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60)
山里农民的美丽“新买卖”
——玉龙镇田坝村鲜花产业助农民增收见闻
记者 李云侠 岳刚 通讯员 陈巧

早春,万物生机勃发,鲜花赶趟般绽开。
清晨7点多,玉龙镇田坝村鲜花基地就忙活开来。
“赶紧装车了,准备出发。”司机师傅吴向向吆喝着。
“大嫂,再剪几十支红的来!”负责捆扎的花农付善芬高声吩咐。
“钟心省你去装车!”技术员陈巧巧招呼着……
十几个人,你来我往,忙而有序。笑话多的人,还时不时说些应景的笑话惹大家一阵哄笑。
说起鲜花基地的建成,田坝村支书丁开军有一肚子话。
“原来我们村有几个人在著名的花都——昆明斗南打工,回来就摆谈卖花如何挣钱。我一想,玉龙镇这个气候,种花完全没问题,就带了几个人去斗南考察。”
到了斗南国际花卉交易市场,每天上万人次入场交易,日现金流量1000万元左右,旺季达2000万元。
一经考察,丁开军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他与在斗南种了10余年鲜花的村民陈巧巧一合计:田坝村的气候、土壤、水源完全符合种花的需求,何不在自己家乡养花?
心动不如行动,丁开军联合陈巧巧等村民立即成立了友谊种养殖合作社,2016年7月在田坝村建起42个鲜花大棚,种上了12色38万多株康乃馨。
期间,请了30余名当地村民参与种植。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摇身一变,成了花农。
同年11月,在花农们的精心照料下,38万株康乃馨茁壮成长起来,含苞打蕾。
粗壮修长的秆茎,圆润硕大的花骨朵亭亭玉立,如技术员陈巧巧预见的那般“是品相特别好的花” 。
盛开期到来以后,大棚里每天都有待剪的花。丁开军告诉记者:“盛开期,隔天就可以运送一次。”
田坝村的鲜花基地,就位于渝昆高速玉龙段高架桥下,去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交易市场只需要3个半小时左右。
鲜花作为鲜活农产品可享受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无需缴纳公路通行费。陈巧巧说:“这个优惠政策给我们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呢。”
果然,品相俱佳的康乃馨运送到斗南国际花卉交易市场后,大受欢迎。不到半小时,一车花200多捆康乃馨很快销售一空。
截止现在,短短“入市”5个月时间,田坝村鲜花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头。丁开军说:“我们的花拉过去,人家都抢着要,甚至比斗南的品相都要好。”
从旺季最高1.8元每枝花到淡季最低0.5元每枝,田坝村的花农们尝到了种花的甜头。(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