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04

威宁突出抓“四项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作者:赵英林 时间:2017-05-04 阅读:180


   本报讯(通讯员 赵英林) 2013年来,威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始终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全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着力抓大气污染防治。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禁止在划定区域内燃放高污染燃料。对城区饮食油烟、以及城市周边燃煤锅炉进行综合整治。淘汰燃煤锅炉23台,无新建燃煤锅炉准入。抓好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督促中石化、中石油加强油品把关升级,销售符合国四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完成加油站油气污染回收治理34座。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矿山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推进开采低尘作业,鼓励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干雾抑尘技术,建设除尘和喷淋系统,硬化矿区内运输道路,有效整治矿山扬尘污染。加强城区各施工工地清洁工作,严格施工运输车辆防尘和运输管理。推行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县城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86%,有效控制了城市扬尘污染。县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355天,优良率达97.2%,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首要PM10、PM2.5分别控制在150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以内。
  着力抓水污染防治。《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于2015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规划43个项目开工26个、完工5个、在建21个,完成投资约29.51亿元,今年将实现“三阶段一主体目标”。印发实施《威宁自治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县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和草海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运,实施19个环草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其中北岸8个系统已投运,南岸11个系统已进入调试阶段,县城达94.1%,基本解决污水直排草海问题。集中治理威宁经济开发区水污染,威宁经济开发区工业及生活污水统一收集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6%。大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2个在调试、3个主体工程完工。实施24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县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编制实施《威宁自治县重点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及其考核办法,严禁沿岸企业污水直排,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12家,省控监测断面三岔河盐仓镇盐仓村、牛栏江玉龙镇工农村、拖洛河石门乡年丰村水质达II类,三岔河东风镇断面水质达III类。
  着力抓好固体废物治理。建成垃圾填埋场1个,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日收集生活垃圾约870吨;在建逶那镇示范小城镇垃圾填埋场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90吨;按“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市管理部门安排车辆,定时将县城周边50公里范围内的乡镇的生活垃圾清运到填埋场,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6%。启动总投资4亿元的垃圾焚烧热处理发电项目建设,设计日焚烧生活垃圾800吨,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运营。与贵州环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该公司对全县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积极筹划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预计今年6月开工建设。实施历史遗留铅锌废渣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2个,治理欠薪废渣13.74万吨,治理面积及植被恢复20966.9平方米;今年9个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通过省项目评估,获入库资格;委托贵州省环科院对全县所有历史遗留铅锌废渣堆存面积和堆存量进行核实和预测,将全部纳入正在编制的“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
  着力抓好土壤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351亩的耕地保有量,加强5个5000亩以上的坝区耕地保护,严格查处乱占滥用行为。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推广平衡施肥260万亩,推广新型长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示范面积80亩,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种植绿肥培肥土壤,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降低农田残膜污染,减少土壤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