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04

书声萦绕古树梢

作者:卯龙艳 文浩儒 时间:2017-05-04 阅读:234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62)
书声萦绕古树梢
——盐仓镇二堡村二堡小学见闻
记者 卯龙艳 通讯员 文浩儒

  声声清脆的朗朗读书声被春日薄薄的晨雾衬托得更加悦耳。
  春节学期开始,在盐仓镇二堡村的二堡小学,274名小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
  作为二堡村唯一的乡村完小,二堡小学不仅承担着全村学生的小学教育,一部分来自陕桥街道五里屯的学生也在这里就读。
  “我们学校只有8间教室,8名老师,274名学生,在全县来说,只是一座不起眼的乡村小学,可是对村里的老百姓来说这里是他们孩子成长的地方,对这里的学生来说这里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校长李良义感叹道。
  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所民办小学,到如今成为无数孩子的梦想起始地,说起二堡小学一路走来的风雨,一个个知情人士向我们娓娓道来。
 
“烧火取暖自己来  课桌凳子自己带”
 
  “砍柴烧火自己来,课桌凳子自己带。”在戎朝凯的记忆中,自己小时候在二堡小学上学时的生活是这样慢慢过来的。
  “全校两间教室,两名老师,两个年级两个班级,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一个班,一个班十来名学生。我读书时的二堡小学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
  学校设备不全,学生们的课桌凳子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各式各样形状不一的课桌凳子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教室从中间隔开,前后两面墙各用黑色的漆刷出两块黑板,一年级在一边上课,二年级在一边上课,为了避免打扰,通常是一个班休息时换另一个班上课。全校就只有两个年级,学生读完二年级,升学了只能去4公里外镇上的小学。
  “天气好时不会觉得有什么,可一到冬天我们就有苦头吃了,当时的教室是两间小平房,玻璃是破的,每到冬天呼呼的寒风直刮,我们的手上基本都会长满冻疮。”戎朝凯回忆道。
  冬天为了取暖,学校在教室里安置了一个火炉,于是每天从家里带着干柴或者煤块去学校成了每个学生必交的“作业”。
  学校条件差;因为家庭贫困或教育意识落后,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不上心;学生的态度懈怠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这些都是二堡小学曾面对过的现实。在戎朝凯就读的班级,从开学到期末,班上的同学越来越少,他是全班唯一一个坚持读完小学的学生。2007年,戎朝凯从贵州商专学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老师,现在已经在二堡小学坚守了快十年,教4年级的语文和思品。
  正是因为亲身感受过曾经求学的艰难,戎朝凯说现在学校条件好了,自己不仅是二堡的村民,更是二堡小学的教师,一定会继续坚守在这里。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一度是全村适龄孩子求学必去的地方,90年代时却因为资金的匮乏和校舍的破旧二堡小学被迫关闭。
  “1997年至2001年,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是停滞的,直到2002年一个来自香港的慈善机构捐款在村里的古银杏树旁盖起教学楼,学校也由民办变更为公办,才开始重新招聘老师和招收学生。”李良义介绍说。
  2016年年初,县教育局又拨款19万元用于二堡小学的基础建设,学校才有了围墙、校门和警务室,教室里的破旧的课桌凳子才焕然一新。
 
     古树做伴好读书     
 
  晨读、复习、预习,回到学校后,吴飞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几番开导,吴飞现在已经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我相信再过两天我慢慢调整一下心态学业会进入正轨的。”
  五年级的吴飞是留守儿童,她还有一个同在二堡小学读三年级的妹妹名叫吴月。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吴飞变得有些内向和敏感,一个星期前的周六,姐妹俩因为和家里发生了些不愉快便偷偷离开家。吴飞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回家几天,平日里吴飞和妹妹都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的年纪大了加上地里的活路忙,因此吴飞吴月姐妹俩离家出走后两位老人都没有察觉到。
  星期一早课点名时 ,吴飞的老师邓向敏才发现学生不见了,于是组织没课的老师去找,最后在吴飞家附近山上一间废弃的民房里找到了离家两天的姐妹俩,并把她们带回学校。
  “前两年学校的留守儿童还是很多的,随着家长们意识的慢慢转变,目前学校里的留守儿童慢慢在减少了,但是关于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们一直没敢放松。”邓向敏说道。
  自2011年考上特岗从家乡麻乍镇来到这里,邓向敏已经在二堡小学当了6年的老师,要说他对这里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刻苦努力的学生和兢兢业业的老师,还有校园里那棵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银杏。
  古银杏树在二堡村不仅是棵名树,还是一棵神树,每逢重要节日都有村民到树下祈福,村里谁家孩子咳嗽感冒也会用银杏叶和银杏果熬水喝用于治病。可是说到古树的树龄,即使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不清这棵银杏树有多少年了,他们只知道从自己记事起这棵树就已在这里。据相关文物部门勘测,这棵古银杏树的树龄已有一千多年,树干最粗的地方需要10名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 
  现在古银杏成了二堡小学师生休息嬉戏,看书学习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孩童稚嫩的朗朗读书声与风吹树叶摇曳的沙沙声为二堡村演奏着一首首早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