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10

山乡美景随夏至 群众日子别样红

作者:况清 时间:2017-05-10 阅读:243


 山乡美景随夏至 群众日子别样红
通讯员 况清


观音山社区一角

  听说石门乡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安乐窝”,叫做“观音山社区”,社区里有人编了个顺口溜:“打工不用往外走,产业就在家门口,老人不空巢,儿童不留守,婆娘不会跟着别人走。”
  也许旁人会疑惑,“社区”不是城市才有的吗?怎么农村也有社区啊,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一同探访一下这个乡间小社区。

夏至“观音山”,“景”收眼底
 
  时下,笔者发现,石门的白刀岭山麓、猴子岩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正次第开放,竞相争艳。
  走进该乡观音山社区,一排排崭新的“高楼”呈现在眼前,新搬进的居民正三三两两地打扫着庭院,三五个小孩骑着三角单车你追我赶。仰头望时,还会看见有的居民正在整理着自家的窗帘。小区内的道路两旁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桃花、樱花、翠李花俏艳枝头……
  听村里人说,以前这里叫高潮村。由于村里的面积、人口要比其他村大得多,村里还有几个大产业,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在这里,党的惠民春风吹进了这个村子,看着村里一天变个样,日子越来越好。老的一辈说:“观音菩萨”象征着大爱、象征着美好的东西,要不向政府申请改名儿吧。
  2016年7月16日,原来的高潮村正式改名叫观音山社区了。
 
搬进“安乐窝”,喜笑颜开
 
  “原本我是住在新龙村祖基自管委的,前些年那边道路还没通,山路难走新龙。我家喂了几个牲口,只能通过穿新龙村而过的“祖基河”到对面的山上去放牛。可每到夏天,洪水十分凶险,河面上没有完好的桥梁,经常发生洪水把牲口冲走的事情;大人也从不敢让孩子去那里玩,担心被洪水冲走。”刚搬迁进观音山新家不久的熊万虎说。
  接着,他又向我们讲诉了一个他和当地村干部之间的故事。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熊万虎正在祖基的老家喂牛,外面天下着很大的雨,有两个人打着手电筒,泥一脚、水一脚的来到了他家,原来是邻村(现观音山社区)的村主任黄彦举和社保员熊万江。
  “万虎哥,搬去吧。你不为自己着想、也不要苦了这两个孩子啊!现在国家的政策那么好,新家里有沙发、有电视……旁边还有一个大的养鸡场,你们可以到养鸡场打工,孩子也能到附近的小学上学……”黄主任苦口婆心地说。
  “主任,我听你的。我搬,我明天就收拾东西搬到“城市”里去!”自打听说要搬迁后,熊万虎心里一直犹豫着。那一天,他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为了让我们搬出来,乡里的领导,村里的干部没少往我家跑,那天黄主任跟在后面,原来是把脚崴伤了。”
  当被问到搬迁前和搬迁后有什么变化时,熊万虎感慨地说:“以前老家住的是土坯房,周围的墙裂了很宽的口子,房顶上的瓦早被大风给掀开了,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老是感觉房子要塌下来。如今我们从穷山沟搬进了‘高楼’,政府还送来了新家具,小区两旁还有路灯、绿化带,街道干净整洁,脚上鞋子都不会弄脏呢!”显然,熊万虎对这个新家十分很满意。
 
拔穷根,幸福来敲门
 
  “部分群众舍不得搬离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需要我们挨家挨户的去做思想工作了。不过现在好了,从我们观音山社区六组搬进来的陈太春家还在我们的安置点里做起了小生意,你看,对面的那个小卖部就是他开的。”黄彦举说。
  随手望去,小区内商铺林立,有早餐店、火锅店、超市、服装店……整个社区的热闹程度可不比城市差。
  正值“赶场天” ,黄彦举告诉我们,“威宁境内比较富裕的中水镇、迤那镇的小商贩常到我们观音山来卖东西,这里离云南的昭通市也近,他们那儿的人也来我们这开馆子,做生意,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想买的东西。”
  据介绍,大型养殖企业华曦百万蛋鸡养殖场入驻观音山社区。目前,已建成鸡舍两栋,养殖10万羽蛋鸡。贫困户以土地作为股金,年底按照“公司+贫困户+村集体”6∶3∶1比例分红,陈太春家也入了股,他家的大儿子陈吉立也在养殖场里打工,每年除了保底2800元的分红外,每月还有保底2500元的工资收入,加上家里的小卖部,日子越过越红火。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去,过上城里“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
  社区里这些大产业,帮助了熊万虎、陈太春等贫困户拔掉了穷根。他们,也是从千万个穷山沟搬进“安乐窝”故事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