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作者:陈基泰 时间:2017-05-10 阅读:201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百企帮百村”之亿林峰和松山村的牵手
通讯员 陈基泰
在2016年启动的“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行动中,县委统战部积极与贵州亿林峰景观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林峰公司)对接,联引该公司与小海镇松山村建立帮扶关系,实现企业与村寨并肩作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回馈社会,助力脱贫攻坚
亿林峰公司发起人程宗辉是松山村人。迫于生计,23岁的程宗辉踏上离乡打工之路。几年后,聪明勤干好学的程宗辉很快攒到创业的资本,于是他踏上创业路,2009年03月13日,程宗辉发起成立亿林峰公司,事业越做越大,可发达了的程宗辉并没有忘记贫穷落后的家乡——松山村。
在亿林峰帮扶下,一座座灰白相间的小洋房拔地而起,还有漂亮的小广场,集市摊位规范了整洁了,不再尘土飞扬了,松山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带领松山村百姓发家致富,2011年亿林峰又出资1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小海镇松山村亿林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00个反季节蔬菜大棚,合作社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宗旨,带领村民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品种包括西红柿、黄瓜、白菜、西葫芦和辣椒。愿意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以土地入股每月可获得分红。
当时,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合作社便以10万的年薪从省城请来蔬菜专家到棚里指导。一些脑筋灵活的年轻人半年不到就学会了,就回去将自己家的全部土地都种上蔬菜,用学来的技术致富。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让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置,合作社陆续开发了经果林、中药材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等多个项目,社员人数也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去年的336户,再发展到如今的996户,全村近三分之二的人通过合作社直接受益。
自2012年起,合作社相继与香港爱心培食品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松山村5000亩英国红芸豆种植基地,与卓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打造2000亩出口蔬菜基地和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自筹资金建设700亩标准化苹果园。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松山村农户5000余人,全村农户受益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两年后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000元以上。
合作社让村民们尝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甜头,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种植理念和种植技术,也让昔日的松山村改头换面。
为支持松山村建设,减少物流运输成本,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石材资源,2014年5月23日,亿林峰公司全额出资在松山村注册成立了亿林峰石材工业有限公司,吸纳了松山村100多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运营生产各类石材产品,除供给当地城乡建设、家居装饰外,部分石材产品还深受澳大利亚、英国等客商亲睐。
反哺家乡一直在路上。亿林峰公司先后捐资30万元帮助松山村两委进行松山新村建设;捐资5万元帮助松山村计生贫困家庭;在2012、2013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共捐资6万元帮助松山村贫困家庭的学子们顺利入学;2014年11月,在“中国梦·威宁梦”爱心接力2015活动中,亿林峰公司帮助10名松山村贫困学生顺利入学。2015年8月,在县工商联组织的“圆梦助学”活动中,资助了21名贫困大学生。为了让该村村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2015年起,亿林峰公司承诺,松山村每考取1名大学本科以上的学生,公司就奖励1000元,2015年以来,先后有41名同学获得了奖励。
★★村企联袂,如今松山美如画
如今的松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道路硬化院坝硬化达到100%,家家建起新房,全村户户通电视,家家有沼气池,群众精神风貌、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家家都有读书郎,个个都想找大钱;农业机械化率达到30%;每户农民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18元,现目前全村只有少数无劳动力五保户未脱贫。
在亿林峰公司带领下,松山村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主题,提前规划,按照“猪-沼-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围绕绿色蔬菜产业区、生猪标准健康养殖区和花椒、中药材产业区,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运作模式,打造松山高效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把松山的蔬菜、花椒、中药材形成产业化,做优做强做出品牌,提升全村农业产业化水平,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争取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