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的妹妹
作者:谢娟 时间:2017-05-17 阅读:524
妹妹比我小两岁,家里排行老二,因此我有时称呼她为“二丽”,很亲昵的称呼,但是她从来不叫我名字,都是亲切地叫我“姐”。小时候,姐我饿了,姐我不想做作业,我想睡觉了,姐这道题我不会,姐妈让你去……
长大后,姐,我谈恋爱了,姐,我没生活费了,姐,我报考本科了,姐,我参加第九届民族运动会了,姐,我要结婚了,姐……
妹妹总是遇到什么事都跟我说,有时候应该说这是一种依赖。
她刚从学校毕业,就准备结婚,当时母亲极力反对,原因是读了那么多书,不考工作,结婚太误人生,妹妹软磨硬泡,母亲恩威并施,妹妹哭得梨花带雨,母亲铁石心肠,母亲苦口婆心,妹妹不为所动。她们斗智斗勇,僵持不下,父亲、弟弟和我只能从中劝说,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谈判,母亲终于同意妹妹的婚事,但必须保证,结了婚之后,要认真看书考工作,妹妹毫不犹豫一口答应。其实我理解妹妹,年少时,爱情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没有爱情活不了的年纪,冒着跟父母断绝关系的危险,绝食,离家出走都不在话下。我更理解母亲,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虽然我还不是一个母亲,但是,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在农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有个固定工作,这家人脸上有光,父母走路都能带风,这是一种骄傲,不然,你在外面打工,年薪是固定工作的几倍,父母也是不高兴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妹妹选择没有错,结婚四年,夫妻恩爱有加,家境还算殷实,说不上大富大贵,却也不愁吃喝,偶尔旅旅游,有点小浪漫,这不就是我们所羡慕的生活吗?
妹妹没有忘记母亲的期望,在结婚后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坚持看书做试卷。但是,工作哪能说考上就考上,从2014年,拿到本科毕业证后,妹妹就开始了她的漫漫求职路。第一次在百里杜鹃考试,失败,用她的话说,没经验。第二次在黔西,失败,她说题目出的太偏。好吧,理解你。第三次在大方,进入面试,面试下来,差0.03分,妈妈开始相信命运了,四十五度仰头对着天空说:“难道,我二姑娘没命考上工作?”似是疑问,又像自我安慰。妹妹却安慰我妈说:“我这不算可惜,有一个考生差0.01,那才叫可惜呢。”这孩子心太大,太乐观了。
第四次,2016年春末,我给妹妹发了威宁招考文件,她下午就赶到威宁,跟我一起研读文件,商讨一切报名事宜,开始报名缴费。弄妥之后,我说,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妹妹也说,这次她要努力一把,破釜沉舟。
于是第二天搬来跟我一起住,我陪她去培训地点报了名,又买了一堆书和试卷,我妈也来跟我们一起住,每天监督我妹看书,做卷子,除了吃饭时间,我怀疑我妹妹做梦都在时事政治,函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之间周旋。我妈更是紧张,在客厅里看电视,都不放声音,直接读字。我说客厅离书房远,小声一点听不见。我妈说,不行,最后一次,殊死一战。我只好配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妹妹考完试后,打电话激动地说:姐,考完了,题目很简单。后来她总结出了一点,去培训班并不是老师教的多好,而是所有学员都在争分夺秒的努力,你在那种环境中,不努力都觉得是另类。其实,实力也要讲,不然参加培训的人至少也有录取到的五倍六倍吧。
妹妹选岗那天,天气很好,我一大早在家等消息,她打电话来急促地问我选哪里。我说离家近,离城近,再不济交通便利。她说离家近离城近都没有了,我问还有哪里?她说大概还有大街,新发,兔街,石门等偏远乡镇。我说石门吧。妹妹就选了石门,基本上都没有自己去思考。我爸听说妹妹选了石门,立刻夸她有志气,那是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地方。到石门工作,不仅锻炼毅力,还能成长,挖掘更多深厚的文化。我妹说:“我没考虑这些,我姐说石门好!”
八月底,妹妹去石门女姑小学报到的时候,一家人都去了,我因学校开学了,没有去,但是,也能感受到妹妹的那一种失落。确实,虽说石门是重点扶持乡镇,如今交通便利许多,发展也快,但是,毕竟路程太远,山路崎岖,重要的是多雾潮湿。妹妹的性格是那种喜欢热闹,不喜欢偏远宁静的人,我在内心也自责。可妹妹却反过来安慰我:“没事,姐,过两年高速路一通,两个小时就到了。再说,女姑小学气候比石门小学的还要好,这里没那么多雾,我的宿舍在三楼,一点不潮湿。同事也挺好,学生也朴实,离昭通半小时车程,你就放心好了。”
我在电话的另一端,已是潸然泪下,自责的,感动的。妹妹长大了,如今她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追求,我们应该放手,让她独立前行,变得更强!
妹妹深知工作的来之不易,于是,很努力,很珍视这份工作。八月底开学,十一月,与学生相处两个多月,妹妹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们普遍不爱学习,她正在做些手工,想要以此作为奖励,激励孩子们。后来她参加了镇里的优质课比赛,稍显稚嫩,成绩不理想,我以为她又会跟我倾诉坏心情,没想到她乐观地说:“姐,这次成绩不好,很正常,我参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不过,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来努力。”
听到这些话,心里突然很欣慰,不知为什么,大概是“长姐为母”的观念作祟,我总是不放心他们,感觉弟弟妹妹都需要我来守护,哪怕仅仅年长妹妹两岁。如今,我知道,操心的越多,妹妹越成长不起来。我们应该放手,也应该充分地相信他们,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也跟母亲说同样的话,学会做一个“懒”人吧。在学校做一个“懒”老师,让每一个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个性的,优秀的班级。在家,做一个“懒”母亲,锻炼孩子一颗独立自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