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22

威宁“一强一提一增一促” 助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作者:文兵 时间:2017-05-22 阅读:335


   本报讯(通讯员 文兵) 近年来,威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发展思路,着力推进“资产确权登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主体培育、股份合作经营、金融信贷支持、运行风险管控”等工作,着力强产业、提效益、增收益、促发展(“一强一提一增一促”),推动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
  整合资金强产业。把财政资金转变为股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投入帮助建设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量化为集体股金投入,让村集体参与利润分红有保障。以财政资金撬动各方面资金。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村集体资金、个人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农村发展。吸纳合作社、企业建设资金入股,使合作社、企业分红有依据,管理有责任心。各类资金的聚集壮大,为做强做优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多权融合提效益。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农村集体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在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既让经营主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入股农户通过以承包地入股成为参与者,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积极探索“三变”+模式。把地方特色资源作为“三变”改革的新资源进行探索和开发,如石门乡加强对石门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研究、发掘和整理,更好地传承传播文化,彰显石门人文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挥旅游带动扶贫的作用,做好旅游扶贫这篇大文章,让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加快扶贫脱贫攻坚步伐。强化企业带动。加强与国内知名农业企业合作,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示范引领和带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参社入股增收益。政府主导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针对贫困户特别是居住在深山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采取“个人自主、组织协助、社会帮扶”的方式,通过优先确权登记、优先财政注资、优先担保支持、优先提供贷款、优先产业覆盖、优先教育引导等“八个优先”,让这些贫困户有机会、有条件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本地或异地优势产业中占有股份、获得收益、实现脱贫。同时,引导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同等条件下,就近就地优先安排农民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并参与分红,实现挣了工资得分红。政府推动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在政府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以及资金(物)、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变为股东,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参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综合施策促发展。财政投入资金扶持的企业率先开展“三变”试点改革工作,每个乡镇至少选择一个以上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不断集聚发展要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效壮大农村经济实力;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推动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通过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传、帮、带”作用的发挥,加快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通过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企业与农户连结成为真正利益共同体,不断提高群众收入。
  通过试点乡镇和企业(合作社)点上的改革,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促进了产业的跨界融合、要素的跨界流动、资源的集约配置。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