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23

可渡河情缘

作者:周应福 时间:2017-05-23 阅读:282


   我与可渡河是有缘分和感情的。
  初认识可渡河这地名,是从听父亲讲述他的一次历险经历开始的。父亲曾经当过赤脚医生,曾多次到可渡河畔的深山中采药。一次,由于雾大,父亲和同伴竟然在可渡河畔的深山中迷了路,夜晚只能在山里一堆苦荞草垛里过夜。害怕野兽和毒蛇袭击,便把柴火烧得很旺,钻到草垛里睡觉。但丛林中狼的嗥叫声此起彼伏,毒蛇嘶嘶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父亲整夜满身大汗、手心未干,脊背痒痒的蜷缩在草洞里直到天明。次日需要渡过可渡河才能回家,但由于河水暴涨,父亲和同伴把树藤系在腰上,让岸上的同伴牢牢拽着才敢横渡可渡河。
  每当父亲谈到这些,我都会被吓出一身冷汗,可渡河的野味十足震慑着我幼小的心灵。
  后来二哥分配到可渡河畔工作,他再次向我讲述关于可渡河的文化和趣事。在二哥的描述中,我知道诸葛亮南征时曾经在可渡河畔屯兵,可渡河畔还有屯兵遗址“诸葛大营”;还有明代傅友德南征时的“古战场”及“古炮台”、“烽火台”等遗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代文学家杨慎曾经在可渡河畔留下佳作……我对这些都充满好奇,可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可渡河畔有赶夜场的风俗习惯。
  盛夏时节,因白天都忙于农活,可渡河畔的人们就把赶场的时间安排在晚上。吃过晚饭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到河畔赶夜场去了。赶夜场的人很多,特别热闹。少男少女们穿着华丽的衣衫,以美妙的歌声传情。小孩们烧烤着刚从可渡河打上来的白条鱼,香气让人直流口水。老头们喝着可渡河水酿制的美酒,畅谈着身边的趣事。
  夜市人散,还可以约几个朋友到可渡河中洗澡。躺在浅水中,任清澈透明的流水慢慢地从身上流淌,看明月挂在树梢,听松涛在耳畔回响,嗅河畔豆麦的清香随风飘来,一天的倦意顿消,便飘飘然成仙了。
  我被可渡独特的文化和河畔赶夜场的独特风俗给吸引了,也期盼着夏夜去可渡河中洗澡,感受她特有的韵味。曾多次计划和二哥到到他工作的地方,品味这里独特的一切。但令人遗憾的是两年后二哥调回老家工作。我对可渡河的美好向往终究没有如愿。我终究没有到过可渡河,也没有赶过可渡河畔的夜市,更没有到可渡河中洗过澡。
  我到政协工作以后,旭峰兄弟和我谈起威宁县政协和宣威市政协协商在可渡河上修建大桥相关事宜。我对可渡河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吸引我的是可渡河畔一位感触很深的老人用一首《背女人过河》:“佳人被水阻长流,我且权作渡人舟。先将秀手牵玉手,再将龙头靠凤头。双手紧扣双腿跪,背擦胸来胸贴背。一朵鲜花扶背上,十分春色满江流。轻轻歇在河岸上,默默无语各自羞。”描述修建大桥前背女人过河的独特体验。
  我对可渡河的印象越来越深,她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多次在梦中到了可渡河。
  今年初春,下过几场及时的春雨,桃花再也经不起春风的挑逗,开得红艳艳的,像少女微醉的脸庞。我们几个朋友多次相约,欲到可渡河畔去感受那里独特文化和神奇魅力。经过几番周折,我们终于确定了去可渡河的时间。
  去可渡河的前夜,我兴奋不已。我的脑海里时时闪现着父亲所描述的野味十足的可渡河,又时时闪现出二哥所描述的可渡河畔独特文化和赶夜场的情景,当然也时时闪现旭峰兄弟所述的背女人过河的浪漫情节。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我终于有机会和几个朋友冒着蒙蒙细雨,驱车前往可渡河。虽然初春的美妙被清晨寒冷的气流掠夺了许多,但久居办公室的我们还是如同出笼的鸟儿一样愉悦。路旁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就如一帧帧画面,在我们面前闪过。
  中午,天气变暖,太阳露出了他羞涩的面容,我们到了可渡河畔。站在可渡河大桥上,看河岸杨柳依依,看田野里老牛在悠闲品尝着嫩草,看丛林中的洋楼上诗意般地冒着缕缕炊烟,看村庄静静地躺在大山的环抱中晒太阳。听脚下可渡河静静地流淌,听丛林中小鸟在欢快地歌唱,听村庄里的一声声犬吠。我的思绪插上了翅膀,穿越得很远很远。仿佛看到诸葛军师的浩荡大军从我面前走过,也仿佛听到明代南征的大炮发出的阵阵轰鸣,也仿佛看到杨慎在可渡河畔饮酒赋诗……
  在可渡河畔行走,看群山高耸入云,看河畔的悬崖峭壁,你总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峭壁上醒目的石刻,一幅幅字体飘逸、苍劲。可渡河随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他的脾气也随之时时变化着,时而向温情的少女,时而像愤怒的野牛,时而如情人在低声絮语,时而如猛兽在愤怒的咆哮。
  攀登可渡河畔的大山得手脚并用,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栽到谷底。让人魂动心惊。
  爬到山顶,站在高山之巅看可渡河滚滚东去,虽然未见到我想象中的可渡河的画面,却让我产生无限的震撼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