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5-25

喜看乡村景象新

作者:祖文韬 时间:2017-05-25 阅读:189


 喜看乡村景象新
——草海镇同心村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记者 祖文韬


  仲夏时节,阳光明媚。走进草海镇同心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宣传标语在一排排文化墙上格外醒目,一条条道路宽阔干净,一座座院落整洁靓丽,一张张笑脸幸福欢畅。
  近年来,同心村群众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了便民超市、村级卫生室、文化广场等设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更让他们实现了从脱贫走向致富。
 
兴业富民增收美
 
  来到同心村草海蔬菜专业合作社,十几位当地村民正在为白萝卜的清洗、包装、装车等而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场面在同心村随处可见。近年来,同心村按照产业化扶贫思路,借助产业优势,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民居靓化、生活富裕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梦已成真。
  如何提升乡村品格,挖掘内在底蕴,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同心村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实际,大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能手”的运作模式,以“种得出来,售得出去,互利双赢,共同致富”为发展方向,由合作社或基地向村民流转土地,村民通过帮合作社或基地运送蔬菜及进入合作社加工车间的方式打工,从而增加收入。
  草海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卯昌举告诉记者,自从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来,在他合作社里打工的村民平均每天有10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达到400人以上。去年他向村民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了白萝卜、胡萝卜等蔬菜,村民们帮他打工,工资报酬按照多劳多得,平均每天挣得最少的村民也不下60元,村民们通过加班加点地干活,每天挣个一两百元的不在少数。
  “现在家门口有蔬菜种植基地,我们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基地上拔萝卜、装车、清洗萝卜,一天能挣60元,多的时候能挣100多元,一早一晚还能照顾家呢。”正在清洗白萝卜的村民陶大姐满脸欣喜地说。
  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得红火起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同心村迈出了“能人带路,产业致富”的新路。
 
宜居村庄环境美
 
  对于同心村村民朱奎兵夫妇来说,2016年最值得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将两间石棉瓦盖的土墙房变成了了三层的“贵州民居”新房。像朱奎兵一样,同心村家家户户修起了新房子,村里的大多数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集中建基地、建大棚,搞特色产业,而村民们就在基地务工挣钱,有的村民开起了小超市,红火日子迎头起步。
  2015年11月29日,同心村举行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仪式,在全县的大力支持下,同心村结合当下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快,前后100天,靓丽的村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一个全新的村寨便初具规模,一幅幅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新图景渐次铺展,广大人民群众用最直观的方式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
  2016年,同心村以“贵州民居”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600户“贵州民居”改造,同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配套、具备示范引领效果的240户作为精品示范户,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将同心村打造成一个可推广、可借鉴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建设中,同心村坚持把美丽乡村创建与农村土坯房(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并积极开展“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如今的同心村路通、水通、网通、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村子不仅美起来,还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便民利民生活美
 
  在同心村,便利店随处可见,商店里摆放着食品、锅、碗、瓢、盆等日用百货等,琳琅满目、价格低廉的商品方便了周围的村民。
  “在农家店买东西就是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样大清早赶集、往城里跑,现在在咱家门口就能买到,而且啥都有,跟在城里没啥两样。”近日,记者在同心村采访时,正在便利店购买日常用品的杨大姐高兴地说。
  据杨大姐介绍,前些年,由于流通渠道不畅,同心村村民买一件小商品都需要跑到县城,而农产品经常烂掉却卖不出去。近年来,同心村借助新农村建设东风,全力构建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农家店和农资店,把“农家便利店”开到了农民家门口,既把货真价实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销往农村,让农民买得放心买得方便,又让农副产品进入城市销售,使农民卖得省心。
  同心村还在农家店推行信息化服务,畅通“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目前,全村已建成多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点,依托网络优势,真正把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如今,同心村变了模样。道路通了,路灯亮了,圈舍改造了,村民富了……阳光渐暖,青瓦白墙的村落如诗如画,伴着清脆的鸟鸣,整座村落显得更加生动可人。一幅幅漂亮的美丽乡村画卷正逐一地呈现在广大群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