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06

在草海(组章)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7-06-06 阅读:309


 1.
  从何时起,草海唯美的夕阳中多了几分绿意?
  从何时起,西海码头的栈道上多了来来往往的行人?
  一位外地的游客说:“以前看到的都是茫茫的水域,从未从水上的风里找到一丝春意,今日有幸在威宁的草海找到了春天”。在高原找到了春天,这是诗情画意的季节;在草海找到了春天,这是如歌如梦的高原。
  在草海,诗人找到了诗意,行人找到了春天。
  在草海,杨柳婀娜的身姿在微风中摇曳,它的模样多像我梦中的睡美人,一排排笑傲群芳。它是春日多情的女郎,葱郁了整个草海。
  一只喜鹊站在枝头,嫩绿的新芽伴着去年风干的芦苇,这是一幅怎样的春日印象图,春意盎然!
  草海只有在威宁是海,巍峨的群山间,夕阳揉碎成一池春水,晚霞勾勒出朦胧的诗意。
  在威宁,草海是一份情,是一份爱慕,我们都喜欢在那里拍照、写生、找灵感。一缕阳光打在湖心,甚似高原灵光闪动,佛光普照,那段漫步在细语时光旁的记忆停在微微荡漾的草海波心。如有来生,你是否愿在草海做一只鸳鸯?
 
2.
  在草海,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水中摇曳生姿,此情此景,我突然想到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说:今生不为过多的金钱和权力而奔波,独爱诗词歌赋,愿与君踏遍千山万水。船舶靠岸渔翁归家,你站在西海码头的阶梯上,我知道你向往诗和远方。西海码头有一条水渠延伸到草海的湖心,你一直告诉我:“今夜,游子即将泊船从西海起航,他的梦想是春天,是大海!”
  漫长的栈道上,你在前,我在后,你的背影,一次次使我驻足思索:人生的意义何为?生命的价值何在?
  在湖心回头一看,山岗上的威宁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浓缩在草海的规划,是威宁发展的一角,从凤山客运站到火车站,一座新城在崛起,一股开拓与创新的精神在威宁儿女的身上体现,乌蒙山上拼搏的故事又将再一次登上国际视野。
  早在清朝,奢香夫人用自己的方式将各部散落的实力、经济联系在一起,共同谋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发展。现今,高原人改变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将本地的民族文化与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连在一起,打造云贵高原与众不同的西南旅游文化区。
  草海,正以它神秘的色彩和草海湖畔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来客。
  在草海,渔歌清扬,荞酒飘香,愿站在君的背后,做一个一生长不大的孩子,守着这片海,守住这份情……
 
3.
  周日的下午,你说要出去走走,便选择了美如画的草海。每一次有朋友来威宁,都会领着他们在草海走一走,有灵感的时偶尔还会说出几句诗,为呆板的闲聊增添一份诗情,很多时候,因为诗我们走到了一起。
  这一路走来,一起写作,一起谈心,一起投稿,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两心相悦的事。
  春风带细雨,春泥带清香。2017年最美的春光是重逢的时光,是在诗词的田间耕耘的时光。2月24日,《春风中的故乡》见《乌蒙新报》的文化副刊,也是这篇文章,促使你完成了文学道路上的第一次蜕变,写作也步入了正轨。因为写作,追梦的历程由笔尖的挥舞变成报端的现实;因为年轻,轻狂的想法由闲谈时的幻想变成旅路的现实,汪国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你我想要的人生境界亦也如此。
  你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我在三尺讲台之下。你说:“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你用所学的知识传道授业,为学生解惑添知识。作为教师,你无悔于《贵州教育精神》,无悔于《我是一个人民教师》的铿锵誓言;作为父亲,你无悔于担当与父亲这个词,你扛起了一个家和女儿的幸福;作为朋友,你重情重义。在我看来,你是生活的多面体,缝圆了而立之年的空缺和青年时代的孤独寂寞。
  在西海码头,昨夜下的雨还在水洼里,倒映着苍老的栈道和我们无羁的笑容。
  谁和谁的青春在高原的小城里成了不老的故事。一棵孤松摇曳在火龙山,七点半的火龙山属于你,属于仰望星空的牧羊人。所有关于青春的故事与是非都在火龙山的草地上,三三两两的松树,守着草海,它们像夕阳下的我们,唯美的曲线美和静穆的姿态成了一代人对高原的情与爱。
  三毛说:“若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在草海,你我都愿站成对称,一生为了文学守护着乌撒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