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12

栽下绿蚕树 吐出白丝银

作者:陈巧 赵德从 时间:2017-06-12 阅读:310


 栽下绿蚕树 吐出白丝银
——玉龙镇种桑养蚕致富小记
陈巧 赵德从

  眼下正是玉龙镇新民、大寨等村养殖蚕茧的繁忙季节、收获的季节。目前,该镇第一季度养殖蚕茧已获丰收。云南省鲁甸县恒达蚕桑有限公司正派工作人员到村里收购。
  收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买卖景象。
  看着洁白可人的白丝就要上秤,村民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公司收购人员用仪器挨家挨户测量水分、每家称出50克蚕茧削开茧壳查看化蛹率,折算蚕茧的单价后再称秤、开票、合计应付金额。他们把收好的蚕茧装入麻袋,搬上卡车,将载往云南继续加工。
  蚕桑公司派专人到村蹲点指导,村民们相互学习养蚕技术,交流饲养经验。
  蚕种是统一培育的,村民们要先预定下一次喂养的蚕种数量,然后由指定的几户培育出来,再分户喂养。
  养蚕,具有周期短,来钱快的特点。从幼蚕到吐丝结茧只要20天左右,减去两次睡眠,喂养时间是15天左右。喂养时间虽然短,过程却很辛苦,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小心翼翼,先要消毒、喂养时要勤换蚕床。蚕除了睡眠期间,每天不分昼夜地吃桑叶。蚕农们半夜都要起来添加桑叶,不时消毒。蚕吃得越是厉害,蚕农们就越是欣喜,因为吃得好才长得快。越是辛苦,他们干劲越足。蚕农们还要经常清换蚕床,待幼蚕长大能吐丝时,再安置方格纸槽给蚕虫吐丝结茧,待结茧化蛹完毕,便用手从方格纸槽里将一颗颗洁白的蚕茧捅出,装袋出售。
  玉龙镇新民、大寨等村地处大山深处,玉龙小河穿村而过,地理条件优越。但因交通闭塞,生产发展方式老旧,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该镇针对村情,下定决心调整产业结构。
  2013年,该镇联系了邻近的云南省鲁甸县恒达蚕桑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一批桑苗免费发给村民,鼓励种植,以种桑养蚕的方式发展经济。
  起初,大多数村民都不敢种,生怕收入不好,误了田地;只有少数胆大的村民先行先试,栽起了桑苗。
  2014年,当看到养蚕的村民有了效益时,多数村民动了心。
  2015年,新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扩大种桑面积至600多亩,把蚕树栽到了田间地头、山坡上。并兴修了盘山公路,方便采摘桑叶。
  目前,玉龙镇种植桑树1000余亩,养殖蚕茧可助蚕农年创收200余万元。
  种桑养蚕不仅使村庄绿了起来了,还让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小桑树成了当地村民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