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经济开发区“四措并举”实现“弯道取直”
作者:马永坤 时间:2017-06-13 阅读:161
本报讯(马永坤) 近年来,威宁经济开发区深化改革促转型,优化布局助提升,“四措并举”实现“弯道取直”。
结构升级,打造园区经济生态圈。重点规划建设大数据、大健康、大物流三大板块,在产业培植上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和技术创新支持,成立大数据产业和应用联盟,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资源,形成开发合作、协同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引导区内优强企业苦练内功、提档升级,把中药材及药品加工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精准扶贫战略发展的重点机制。通过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形成中药材生产形成规模种植、统一管理、科研、质量、销售一条龙,在制造、农产品、轻纺品等产业需求基础上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业,建设集货物集散、仓储、配送、加工、会展、交易、超市、信息等多功能物流园区。
产业延伸,激活区域产业新动力。重点聚焦产业园区内食用菌产业、特色山地农产品加工产业、服饰鞋帽箱包等传统行业,围绕降成本、稳增长、促转型的目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实施改造升级,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整个产业链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中心,各相关主体以市场作为平台,以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作为联结纽带,产业链各功能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产技术优化,打造以食用菌为核心的生产上下工序间的循环利用,实现全产业链的延伸和效率的提高。
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整合行业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推动产品供给质量提升。以实现由粗放型、数量型转变为集约型和质量型转变,着力于提升质量、建设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大力实施质量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开区鼓励园区内企事业单位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试验基地等研发平台,使科技人才与产业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专项等紧密结合,进一步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能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推动园区物流产业智能化,促进园区提质升级。
深化改革,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重点构建创业创新发展平台、孵化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行动,加强人才创业和科技创新优选地建设,实施全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重要领域和关节环节创新研究,推动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投资体制改革。